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水平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施工工艺也逐渐受到了施工人员的关注,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也越来越专业。这就要求施工方要合理、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法,建筑组织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本文根据笔者以往的建筑施工经验,分析了建筑基坑工程支护施工的具体技术。
关键词:建筑基坑工程;支护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building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lso gradually atten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also more and more professional. This construction of the requirement to reasonably and scientifically choose construction metho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enhances unceasingly. Based on previou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alyses the architecture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support construction of specific technical.
Keywords: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项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也被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基坑的使用虽然是临时的,但如不使用科学合理的支护建设方法,很有可能导致工程的中断,甚至出现塌方问题,从而影响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带来严重的人身和施工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合理科学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能够为建筑单位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一、基坑工程支护施工的地质状况
该基坑工程施工地点的主要地质特征为:第一,场地上层的含水量较少,土质透水性较弱;第二,强风化层、全风化层和残积层的厚度变化较大,所挖基坑的底面需要落在残积而成的粉质粘土层或冲击而成的粉质粘土层上;第三,场地内有不到一半的钻孔出现揭露,且多分布于南面;第四,仅有四个钻孔露出了淤泥质土或淤泥;第五;施工场地的上层土质为杂填土,且土层平均厚度在2m左右,在与耕土进行合并以后,土层的平均厚度变为2.8m。
二、主要的施工参数
第一,型钢角支撑。支撑用的型钢型号为2[40a。进行水平支撑时,中间部分要加设Φ250的6厚钢管立柱,且钢管立柱要放置在Φ350的小直径钻孔桩里面。
第二,非预应力锚杆。在顶部的1.2ml:1处放坡开挖坡面,在中下部为垂直开挖;在坡面的喷锚出从上至下设置五道锚杆,锚杆间的横向距离为1.3m,纵向为1.2m;选择口径为110m的锚杆,倾斜角度为200C左右,锚杆长度应不低于10m;锚杆拉杆应选用Φ28、Φ25、Φ22Ⅱ级螺纹钢;在锚杆中注入P.032.5水泥沙浆,水灰比为0.45;喷锚面应选用Φ8@200×200的钢筋网,并使用2Φ14螺纹钢筋根据锚杆位置进行加强;喷射砼厚度为120mm,强度为C20。
第三.选择长度为12m,口径为Φ130的钢管作为超前支护桩,桩间距离为800mm;桩体采用Φ90*4 焊管建成;桩内注入P.032.5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0;每两根钢管间距为1m,相互错开,并钻Φ8孔,部分开“V”字形缺口。
第四,按照施工地质剖面的特点,设置长度在16m以下,口径约为Φ550mm的深层搅拌桩;共设置一排深层搅拌桩,桩芯距为350mm,南边300mm,东北角400mm;桩芯灌入12~15%的P.032.5水泥,水灰比例为0.50~0.55;施工过程中要严密监控搅拌桩的桩搭接长度和垂直度,保证垂直度偏差在0.5%以下。
三、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
1、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技术
第一,根据现场情况将搅拌机进行定位、调皮和对中;第二,调整好桩机位置后,将电机开动下沉钻头,用4档下沉,在下沉钻头的过程中,要同时送浆;第三,将确定好配液比例的浆液放置在搅拌机内进行搅拌,且搅拌不能停止;第四,搅拌机下降到规定深度以后,将钻头提升,同时将搅拌速度提升至二档;第五,搅拌机提高到桩顶的标高后,重复进行下沉搅拌,使土体和浆液充分拌匀,下沉速度调至四档;第六,再次下降到设计深度后,重复提升,搅拌速度调为二档;第七,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输浆管和灰浆泵系统冲洗干净,直到其返出清水,并将钻头外部附着的软土清洗干净,查看钻头是否存在磨损现象,如有磨损要立即更换;第八,将桩机移至新位置,并同时重复以上步骤。
2、钢管超前支护桩的施工技术
第一,桩机放置好后,将钻机进行调整,使其处于平整状态,下面用枕木垫平,并将钻头对准中心部位,充分检验后就可以进行开孔操作;第二,工程钢管桩应使用长度为12m,直径为Φ130的钻头,配以XY-100 型地质钻机,钻孔过程中要将泥浆进行充分的搅拌,同时将孔内的杂质排出,从而提高施工速度,控制泥浆比重为1.2左右,按照设计规定钻至相应深度后可终止钻孔;第三,钻孔过程完成后,要对孔内使用大泵量清水进行冲洗,直至清水流出;第四,选择直径为Φ90的钢管,用气割法进行切割。对中焊接,不能有漏焊问题。两管间距为1m左右,对称错开Φ8孔,保留底部“V”字缺口;第五,使用吊机将钢管放入孔内;第六,使用BW150灌浆泵在管内注浆,注浆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净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5Mpa,水灰比为0.50,浆体强度在20Mpa以上。用4分铁管进行注浆操作,底距孔为100mm,由上而下注浆,直至泥浆流出。灌浆完毕对设备进行清洗。
3、锚杆施工技术
第一,准备好场地后,钻机就位,调整平整度;第二,使用钻头开钻Φ110直径孔,部分地段套管要跟进1m左右。钻孔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洗,去除残渣。填土层部分要加大注浆比重,避免塌孔问题;第三,钻孔完成后,清孔时要进行锚杆制作,所用材料为Φ28、Φ25、Φ22的螺纹钢,并在锚杆上设置定位仪;第四,锚杆制作好后要安放在孔内;第五,下锚完成后再次进行清孔操作;第六,将水泥浆以底部注浆的方式灌注在孔内,注浆压力为0.4~0.6Mpa;第七,将长50cm直径Φ50 的PVC 管插入土层,并用过滤布进行包扎,按3000×3000mm安装。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设备水平、施工技术、土质条件和施工方要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提高支护工程的施工效率,为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吴志刚.浅谈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2011(14):12
[2]傅跃晚.探讨建筑基坑工程支护的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09(6):210
[3]魏安军.深度探讨建筑基坑工程设计要素与施工技术[J].建筑科学.2011(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