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1 01:12 热度:
国自然函评,匿名评审有必要吗? 集群智慧云科服(www.jiqunzhihui.org.cn) 国自然函评,匿名评审有必要吗?很多省份的项目都是匿名,既看不到申请者姓名,也看不到申请单位,并且也没有科研简历和代表作,评委完全根据课题的创新,技术路线,预期目的能否实现(申请书有工作基础体现)来评审,个人感觉更公平、合理一些。下文做详细介绍! 这个问题在某平台引发热议,仅跟帖就有数百条,很多网友支持,也有不少人反对。 支持方:更公平,特别是对没有背景的普通科研人员 这些年,尽管管理部门多次强调禁止请托、打招呼等行为,但这一现象似乎屡禁不止。此前基金委公布的学术不端案例,就有相互请托的情况。 如果实现匿名评审,看不到单位、姓名等信息,评审专家可能更多关注项目本身而不是申请者的单位、教育背景等信息,打招呼等现象可能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这样,至少对没有背景的普通科研人员来说,会更加公平。 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科研项目中,国家社科基金和博士后基金都实现匿名评审,似乎很少听说打招呼等现象。 有网友这样说: . 我在之前的二本最近几年才升为一本的院校,严重感觉国自科对这种院校不友好。即,他觉得你没条件没能力所以压根不会考虑你们这种学校。 . 现在的博士后基金就做得不错。先匿名评完项目本身,大概占分,提交以后,再显示个人简历,成果和研究条件,占分。虽然有时候,看了工作或比较特殊的研究设备,都大致能猜出是哪个课题组的。 . 评审匿名制是减少诸多干扰影响因素的方法之一! 反对方:个人背景很有必要 也有很多网友认为,国自然资助项目除了看本子本身外,也要关注申请人能否高质量完成。 这有点像商业风险投资,除了关注项目本身的价值外,还要关注创业者的自身经历甚至创业团队的情况等多方面。 按照历年的经验,来自/高校、中国科学院等顶级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国自然申请方面占据很大优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单位科研条件好、经费足、硕博等生源质量高甚至写本子经验都要更好,理论上科研做成的概率更大。 如果实现完全匿名,单位等信息则无法体现,反而不利于国自然资助。 部分网友留言: . 简历是需要的,能看出科研水平,间接证明标书的可执行性,一般来说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看标书写的漂亮,还要看有没有能力完成。 . 代表作还是要有的,现在很多人去买标书,买文章,一份买来的标书可能在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上都很不错,实际上申请人啥也不会,评审专家有时候需要结合代表作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评价,买来的文章套路都差不多,结合作者的工作性质,很多是能判断出来的。 . 目前的基金评审毫无疑问会受申请单位、国家平台、个人经历及代表作等因素影响,完全匿名的话,基金的可执行性缺乏保证。更科学客观的基金评审机制值得探讨。 . 个人教育工作背景,前期研究成果,平台实力,都是能不能做好项目的关键因素。本子写得再好,获批项目后就一定能做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那些有实力的高校院所,带着几个研究生做,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这是事实。 国自然一对一精修服务为什么要选择集群智慧云科服(www.jiqunzhihui.org.cn)? 下面项杰青项目拟终止,一些学者因此丢掉此人才称号 国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