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而且许多学校也都有各自的校园网、贴吧等,用于广大师生分享资源和交流讨论。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21:42 热度:
网络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而且许多学校也都有各自的校园网、贴吧等,用于广大师生分享资源和交流讨论。在此背景下,中职班主任要及时革新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让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其中,约束自身行为,提升其综合素质,实现全班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中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直以来,网络被许多家长和教师视为吸引孩子“堕落”的东西,闲暇时间,学生喜欢通过上网进行打游戏、看电影、刷微博等活动,更有甚者忽略了时间,一直沉迷其中。但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完全否定互联网,而要依托网络技术加强师生互动,优化班主任管理工作。文章分析了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加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有效措施,以期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1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是生源增加导致管理难度加大。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实用技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虽然开设学科大体和高中相同,但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因成绩太差而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被迫”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随着生源的增加,愈发显得其学习素质良莠不齐,整体水平偏低,无论是学习能力、自制能力还是其他能力等均未达到普通高中教育所制定的能力标准,院校缺乏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家长的不配合加大了管理难度。教育学生并非只是班主任或学校的责任,无论学生处于哪个阶段,家庭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因为许多家长对中职院校存在偏见,觉得中职教育不重要,孩子只是在“混日子”,班主任则是“看孩子”的人,所以这些家长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未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家校沟通不及时,不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互联网+背景下加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网络无疑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喜欢在网上看视频、冲浪、玩游戏等,中职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有很强的好奇心,容易被互联网上新奇的信息吸引。倘若班主任和家长对此置之不理,或者处理不及时,学生不仅会产生“网瘾”,还可能影响其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要完全将学生与网络隔离,一方面,这样做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配合班主任工作。所以教师必须正视互联网,了解其优缺点,通过充分发挥优势将缺点的影响最小化。互联网技术具有共享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其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与获取途径,班主任可以利用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应用微信、QQ、微博、网站等平台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其产生主人翁意识,自主、自愿地加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自觉约束自己,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带领学生共同进步。
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在校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每个班级都要有自己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班级文化和良好风气,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互联网+背景下,除了原本的有关学习、纪律等的管理制度,班主任还要增加手机管理条例,为确保学生能遵守制度,维护班级秩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措施。首先,班主任要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开展思想教育,但不能是一味地理论教育,这样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然后“左耳进,右耳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图文并茂地展示网络的优缺点,分享一些有关的调查报告,组织学生就“上学是否应携带手机”、“互联网的利与弊”等话题展开辩论,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上网意识与手机使用意识。在班级内组建以班干部为固定成员,其他学生轮流值班的“监督小队”,并且征集大家的意见共同制定惩罚条例,一旦发现有人违法手机使用条例,则按规定执行做值日、跑圈等惩罚措施。其次,为了能有效执行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购置手机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人一个),在小组内选择具备一定管理能力,且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让大家在上下午上课前将手机都放到手机袋内,组长负责检查,班主任可以不定期抽查,上下午课程结束后再发放手机,让学生养成上课不玩手机的好习惯,同时也能打造一个大家都遵守秩序的良好班级环境。最后,课余时间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文艺汇演、唱歌比赛等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避免其过度依赖网络和电子产品。
3.2依托网络建立管理平台
以往大部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会采用强制没收手机的方式管理学生,但这很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其正处于青春叛逆的年纪,轻者会觉得厌烦,重者则会产生反抗意识,坚持和老师“对着干”。所以教班主任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将其变成协助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工作实践中,班主任可以依托微博、微信等软件建立班级管理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共同管理班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管理质量。班主任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或者申请微信公众号,要求本班学生每天达到班内后在群内打卡签到,还可以借助相关的小程序清晰显示学生的签到信息。群公告或群文件中有值日安排,每天负责的值日组长要在群内上传今日总结,向班主任与其他学生汇报值日情况,而其他人可以投票选择自己对班级卫生状况“满意”或“不满意”,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提出意见,如果满意度低于80%,那么该组学生则要帮忙做第二天的值日。在学习评价方面,教师要摒弃“成绩至上”的观念,要依托网络技术为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记录其值日满意度、听课是否认真、上课是否积极、作业完成度等情况,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为了让电子档案更加丰富,教师还可以上传学生的照片,方便家长了解情况,为家校合作打好基础。当学生到校外基地实训或进入企业实习时,为了丰富班级活动,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软件开展手机摄影展、英语口语竞赛、K歌比赛等活动,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全面提升。
3.3采用家校联合管理模式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自我意识很强,在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首先,班主任要多利用网络和学生互动,可以在班级群内推送消息,还可以在校园网上更新文章,总之要提升学生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另外,班主任还要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其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查看学生的电子档案等方式了解其在校生活,并且在节假日时也可以向教师分享学生在家的行为动态。其次,网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能量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和班干部、学生会成员等维护好学校贴吧的秩序,及时删除不良信息,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当学生外出实训时,班主任要在班级群、公众号等平台中发布社会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和家长多沟通,让其重视学生的成长,将家中的电脑、笔记本等电子产品的软件设置为“青少年模式”,将一些不好的词汇设置为拦截关键词,通过家校共育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综上所述,如今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中职班主任应积极顺应潮流,利用微信、微博等软件或平台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体而言,班主任要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依托网络建立管理平台、采用家校联合管理模式,增强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尽早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等影响其成长的不良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艳.“互联网+”时代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华传奇,2019,36(1):91.
[2]费加利.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魅力中国,2019,15(3):52-53.
[3]王云.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82(11):124.
作者:崔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