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因具有可追溯、安全可靠等特征备受关注,并连续三年被国家档案局提及。本文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情况两个方面重点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电子档案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05 21:42 热度: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因具有可追溯、安全可靠等特征备受关注,并连续三年被国家档案局提及。本文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情况两个方面重点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电子档案;档案管理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性、去信任化等众多特征,将其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解决了电子档案收集难、鉴定难等问题。因此,区块链技术引起了国内外档案界的关注。在国外,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成功案例较多,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学生档案管理中;美国佛蒙特州南伯灵顿市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土地所有权档案管理中。而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的应用实践几乎没有。故本文将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的立项情况,进一步研究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以期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工作。

  一、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我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成功案例几乎没有,故以下笔者从现有研究成果和立项情况两个方面来总结和分析其应用现状。1.现有研究成果调查分析笔者依托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区块链&档案”为主题词,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共检索到82篇研究成果,手动剔除15条不符合主题的文献,各界学者和机构发表“区块链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相关论文共计67篇,具体情况见表1。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三个视角对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一是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如林昕、黄少华、聂云霞学者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档案管理战略[1];二是专门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某类电子档案管理。现有研究成果多是对区块链技术在健康档案、高校学生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民生档案、政务档案等众多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其中针对“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健康档案中的应用”相关的研究文献高达8篇;三是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保管、利用等环节。如刘越男、吴云鹏学者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对数字档案保存的优势、不足和风险[2];马仁杰、沙洲学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建了基于联盟区块链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3]。笔者进一步对这67篇文献进行分析和筛选,发现档案界学者以及档案机构工作者发表的论文高达26篇,具体情况见表1。从研究的作者来看,既有高校档案学专业学者,也有高校档案馆/档案室和省级档案局馆的工作人员。从作者所在的单位来看,发表论文最多的机构是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公开发表了5篇。从论文主题内容来看,档案界学者以及档案机构工作者主要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学生档案、档案馆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如周小韵学者论述了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及其应用在学生档案管理的契合度,并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了学生档案管理模式[4]。2.立项情况调查分析近三年,区块链技术一直被国家档案局提及,并引起众多档案界学者以及档案机构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2017年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选题指南中提出加强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此鼓励相关部门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2018~2019年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相关应用研究获准立项的具体情况见表2,这表明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和实用性。从项目名称和内容来看,有两项是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一项是区块链技术对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方面的研究;另一项则是对区块链技术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研究。这也与上文提及的现有学者的研究视角相一致。从项目承担单位来看,既有高校,也有档案局馆,还有公司。这侧面反映出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的应用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整体来看,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国家、档案部门以及档案学者的重视。

  二、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应用上的展望

  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将会激发多元主体参与,优化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可靠性。1.激发多元主体参与传统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有一个中心主体,档案管理的所有工作均需经过该主体的参与。而区块链技术采用P2P网络,网络层的每个节点都是档案管理的主体,拥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均等。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各级档案馆间的合作(馆际联盟),也可以实现档案馆与其它部门的跨界合作,甚至可以是个人与机构以及个人与个人的协作,进而使得电子档案管理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去信任化也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档案管理。2.优化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等众多环节,且每个环节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等。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层可以使得档案管理的多个工作环节相续进行,并能使所有节点共同参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节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简化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并能解决“收集难”“保管难”“鉴定难”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区块链网络层上的某个节点上传电子档案时,该电子档案都会按照时间戳自动分配到其它所有节点上,而其它节点均自动执行保存电子档案的功能,还可以对收到的电子档案进行鉴定、利用等。3.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可靠性将区块链技术引入电子档案管理中,能有效地保证档案的安全可靠性。一是区块链上的电子档案具有不可篡改性,也就是说电子档案一旦录入便不可更改。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篡改和伪造电子档案信息事件发生的频次;二是区块链技术具有可追溯性。当电子档案信息存在可疑之处时,人们可以根据区块链上的“时间戳”找到该电子档案的源泉,进一步判断该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三是区块链技术采用了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保证一些私密电子档案的安全;此外,区块链上的所有节点都共同享有区块链上的电子档案信息,从而区块链上的某个节点或某些节点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区块链上的电子档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电子档案的安全。总之,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电子档案管理中还存在无法修正电子档案中的谬误,妨碍电子档案保管期限,加剧电子档案工作环境的复杂性等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会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以及档案界学者和档案工作者地不断深入研究而得到解决;此外,国家档案局也开始大力提倡和鼓励相关部门申报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项目,这也促进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林昕,黄少华,聂云霞.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SWOT分析[J].山西档案,2019(04):70-75.

  [2]刘越男,吴云鹏.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既有探索及未来发展[J].档案学通讯,2018(06):44-53.

  [3]马仁杰,沙洲.基于联盟区块链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档案学研究,2019(01):61-68.

  [4]周小韵.区块链技术在学生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6):52-57.

  作者:王晓漫 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


SCI学术指导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