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思考__集群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姚新华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库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所独有的、是其他图书馆或信息机构所无法拥有的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思考__集群

发布时间:2022-10-05 21:44 热度: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思考__集群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姚新华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库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所独有的、是其他图书馆或信息机构所无法拥有的、具有自身特色和价值的馆藏资源,特色资源库的建设既有利于国家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和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的发挥,又有利于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研究工作。
  [关键字]高校图书馆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库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是根据民族地区高校的性质、特点以及发展战略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图书馆、具有自身特色和价值的馆藏资源。它主要由民族文献特色库、地方文献特色库、本校专家学者著述特色库三大方面的内容构成,其核心是民族地方文献特色库的建设。
  一、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特色就是个性,图书馆的特色就是图书馆办馆思想的个性化,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地处民族地区,拥有建立自身特色的民族优势和地域优势。特色资源库的建设既有利于国家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和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的发挥,又有利于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研究工作。
  首先,特色资源库建设有利于国家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当前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是重复建设,某些领域无遐顾及形成空白,文献资料不系统、不完整,不能满足特定的情报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整体上考虑进行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从而形成各自的优势,建成领域全面、服务广泛的情报资料网。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在履行自身的主要职能的同时,大力搜集所在地区的民族文献、地方文献,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担负起省级馆、国家级大馆无法承担的责任。各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都能为特定的需求提供服务,无疑,这对提高全国文献资源的整体水平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其次,特色资源库建设有利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是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的资源越是具有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按照“差异化生存”理论观点来衡量,其核心就是要找准自身特色,用特色化体现自身价值,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由于底子差、起点低、经费少,藏书无论就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相比,要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使事业得到发展,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只能立足于“土”的东西,在民族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这样才可能搞出与“洋”并驾齐驱的东西。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只有突出特色,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再次,特色资源库建设有利于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民族研究工作。特色资源库的核心是地方民族文献,它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其首要特征是地域性。所以它是以地理区域为中心特征的一切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是该地区发展轨迹的客观缩影与文化底蕴的智慧结晶,亦是一个地区宝贵的文化财富。地方民族文献可以说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收集、整理和保存地方民族文献,可以激发人们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增强地区凝聚力,另一方面,地方民族文献如实地记载了一个特定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及资源、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以及由此结合而产生的各种物质资料。研究开发地方民族文献,可以总结出当地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可以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掌握本地物质文化概况,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地的物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创适合本地发展要求的新格局,推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原则是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思考__集群


SCI学术指导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思考__集群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