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非常适合于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使用,现已广泛在真空硫化机中应用。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21:44 热度:
摘要: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非常适合于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使用,现已广泛在真空硫化机中应用。
关键词:PLC;真空硫化机;应用
随着橡胶生产技术的发展,抽真空硫化机愈来愈受到橡胶行业的重视。橡胶是在真空状态下流动充满型腔并模压硫化,胶料流动的接痕处没有氧化表层,融接良好。在真空条件下,胶料中的气泡及硫化时产生的气体极易逸出,制品不会产生内在气泡或外观缺欠,因此,能确保橡胶制品的质量。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体积小,组装灵活,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及可靠性高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使用,很容易实现机电一体化。特别是远程通讯功能的实现,使得PLC如虎添翼,被人们称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之一。由于PLC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有利于实现企业全面自动化的分散分布式控制方式,因此,在集中供热的运行管理中特别实用。例如,热力站地理位置较分散,借助城市电信网,即可实现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功能。可编程序控制器在供热网中广泛存在,如热力站本地控制器、电动调节阀控制器、便携式流量计、定压补水装置等,都可以通过本身附带的接口与电脑相连,注入程序代码,实现各自的功能。
1.PLC的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
1.1PLC的工作原理
PLC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和微机技术,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记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与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各种类型的控制过程,从实质上讲就是一种专用计算机。在其3个组成部分中,输入、输出部分主要用于收集提供数据和消息;逻辑部分主要完成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编程时,首先利用编程器或人机界面键入用户开发的程序和数据,微处理器CPU按照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受并存储这些指令或代码,用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存入数据寄存器中,诊断电源、PLC内部电路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PLC进入运行状态后,从存储器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开启关闭相关的控制门电路,分时、分渠道执行数据的存取、传递、组合、比较和变换动作,完成用户程序中规定的逻辑或算术运算等任务,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位的状态和输出状态寄存器表的内容,再由输出状态表的位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有关内容,实现输出控制、制表打印或数据通信等功能。
1.2基本结构
PLC在设备选型时采用具有DDC功能和自适应模式的配置。控制器采用ZILOG的Z280/16位CPU,20MHz时钟频率,256Kb内存容量,184Kb操作系统存储器,56KbRAM容量,40Kb用户程序空间。I/O模块与控制器之间通过P-bus总线进行数据交换,人机界面采用Rs232接口。是一个实时、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具备自我诊断、报警等多种功能。能够接受0V-10VDC或4mA-20mA的模拟量输入,然后进行PID运算并将PID运算的结果以模拟量的形式输出。
1.3工作方式
PLC的工作过程比较复杂,系统上电后,PLC首先应执行自检操作,以确定自身是否完好。它具体完成:消除各继电器和寄存器的随机性,进行置位或复位处理,检查I/O模块的端子连接是否正确,再对各种指令和内存单元进行测试。在下一次扫描中,PLC才恢复正常。同时,为防止出现死循环,CPU模块中的标准化硬件监控时钟规定扫描周期的长度,一旦超过,则CPU停止运行。为防止信息在掉电后丢失,对处理信号标志设有锂电池做后备电源。对用户程序的循环扫描过程,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3个阶段,PLC就是不断重复地执行这3个阶段构成的工作周期,运行内部存储的程序,实现各种动作,并通过I/O模块建立与外设的联系。当需要的时候,PLC负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