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社会化 彭胜洲 江汉油田总医院(五七)后勤保障部湖北潜江433121 摘要:在当今市场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各企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特别强调在改革过程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21:44 热度:
后勤服务社会化
彭胜洲
江汉油田总医院(五七)后勤保障部湖北潜江433121
摘要:在当今市场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各企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特别强调在改革过程中要深化内部管理结构,处理好主业与后勤、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后勤工作中所存在的矛盾。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各企事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将后勤服务管理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是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在新形势下管理理念的进一步转变和革新。
关键词:后勤服务社会化
1后勤服务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现状进行一简要分析。各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属于行政后勤科室的总务科负责,按岗位可区分为:管工、木工、电工、锅炉工、食堂等各类操作工及服务工等。形成了一个面向单位、配套齐全、门类齐全的“小而全”式的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上岗人员由单位统一协调安排,实行岗位工资制。纵观后勤服务现状,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专业人员匮乏,现状人员素质低下。由于单位统一安排人员岗位,使那些非后勤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后勤服务,引起服务质量下降。二是很难承担较大规模的后勤服务工程。由此必须向社会进行工程招标,使相关的后勤服务受到约束和闲置,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三是只注重服务的实际效果和保障供给,不进行成本核算,很难准确地对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四是人员的设置落后于专业的发展。如装璜、塑料门窗维修、电梯维修等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使单位在此类专业的后勤服务方面尚属空白。因此,目前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各单位应改变后勤服务改革明显落后于单位整体改革的局面,积极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各单位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服务突破自我配套的封闭模式,引进竞争机制,使单位后勤与社会上的服务行业融为一体;以商品交换的形式,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后勤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综合效益。其基本内容是后勤服务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很显然,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在引入社会性竞争机制的条件下,根本性提高单位后勤服务的水平,使其融入一种全新的更专业化、更科学化、更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单位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提供更为牢靠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同时使单位将全部业务精力投入到主业建设上来。根据目前各单位的管理现状以及社会性体制的缘故,实施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案进行:一是通过组建后勤服务实体或集团,把单位后勤服务从单位行政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各单位由办后勤服务向购买后勤服务转变。通过引进市场机制,实行两面服务和行业联合,建立起既适应主业服务活动需要,又适应后勤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后勤生产力,逐步朝着完全脱离主业、走向社会化经营管理的轨道。二是彻底将单位后勤服务进行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实体和单位主业本身不存在任何行政或隶属关系,主业只要求其提供全面的、及时的、有效的、合理的后勤服务保障。这种实体的产生完全是市场化竞争的效果,是在商品化运行的模式下,实现主业和服务实体之间的利益和权益的平衡的必然结果。
3营造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环境和条件
3.1树立起适合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新思想、新观念。当前的后勤体制改革,既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据的,又是以有利于后勤服务的商品化为目的的。因此,在指导思想上要与时俱进,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树立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商品后勤”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