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GPS载波相位观测值中出现的周跳,对相位观测值做双差处理,根据小波变换检测信号的奇异性原理,将GPS观测值发生周跳视为信号奇异点,对双差观测值探测周跳,并获得小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21:44 热度:
关键词:周跳探测;小波变换;GPS相位观测值
1 引言
近几年来,GPS定位技术在定位精度和应用范围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在监测工程中,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索应用,表明GPS技术应用于监测工程其精度在等同传统监测技术情况下,方法优于传统监测手段,但在观测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多路径效应和各种观测噪声比较严重,使GPS信号受到严重的干扰,其相位观测值中粗差和周跳的现象时有发生,往往会使测量结果难以达到预估及规定的精度要求[1]。
GPS测量依赖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由于障碍物的遮挡、接收机时钟跳跃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
响,将导致接收机相位跟踪环的失锁,从而产生周跳。对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的传统方法有:多项式拟合法、差分法、卡尔曼滤波法、双频观测值组合法[2-3]等。以上几种方法均是首先对观测序列进行处理,形成生成序列,然后通过判断生成序列的随机性来判断周跳的存在。可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生成序列的噪声水平,噪声水平越低,可探测出的周跳就越小,否则就越大。
小波变换技术强有力的时一频分析能力,可以以不同的分辨率对不同特征的信号进行有效分离。尽管小的周跳在大小上与噪声具有相同的甚至还小的数量级,但确具有完全不同的信号特征与频率,采用小波变换技术正是基于此。
2 基于小波变换的相位周跳探测原理
GPS相位观测值作为时间的函数,在观测条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其变化应是一条连续且光滑性较好的曲线,一旦出现周跳,这种光滑性就会被破坏,而且自该历元开始后继的相位观测值序列均会发生等量阶跃[4]。根据信号特性检测原理,将GPS粗差或周跳可以看成信号的突变点。用小波变换对相位观测序列进行分解,通过不同的尺度来观测信号,就可以找到突变点的位置所
在,并确定其大小。
小波变换具有变焦性质,它对分析信号的奇异点的位置及奇异度的大小很有效[5]。当取小波母函数为平滑函数的一阶导数时,信号的小波变换的模在信号突变点取局部极大值。周跳在相位
观测值序列中发生跃变,可以视为跃变前后对应于两个不同的相位函数。利用分段法可以将信号
逐段进行卷积比较,来发现跃变点。GPS观测值可作为一种信号(卫地距函数)来理解,它包含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4002);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基0991023);校级重点课题。
随机噪声,各类偏差项,多普勒频移和整周跳变等分布在不同频率上的信号成分。原始信号被分解为不同频率成分后,信号突变点位置可以很容易检测,如果没有周跳存在,则GPS相位观测值函数曲线是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光滑性发生变化的点就是周跳出现的位置。信号的奇异性可用Lipschitz指数来刻画。对于平滑化了的函数 ,若 为它的奇异点,则可用极小化函数[6]:
来测定 在 的Lipschitz指数 ,平滑化 参数,以及系数 的值,通过平滑,可以剔出周跳。
GPS测量由于受如对流层、电离层折射、卫星与接收机钟差、多路径效应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原始数据往往含有较大的系统偏差或者被噪声严重污染,小的周跳会被系统误差、噪声所掩盖。由于小的周跳混杂在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中,而且直接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小波变换效果不佳。差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相关误差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周跳的表现形式。载波相位双差观测值消去了卫星钟差、GPS接收机钟差,减弱了电离层、对流层等因素的影响,其波动主要是由于周跳产生的。根据前述的小波变换理论,对双差观测值进行小波变换,对周跳发生的观测历元进行探测。
3 GPS双差观测值周跳探测
为了检验小波分析对实验观测值的周跳检测效果,取两测站Gnss_38和Gnss_C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试验采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研制的GNSS单频接收机的观测数据,采样间隔为0.1s,观测22s,共计205个历元,从标准文件内获取两测站31、3卫星的载波相位观测数据并组成双差观测序列,双差观测数据序列经检测不含周跳。现对双差观测值在第43历元处人为加入0.5周跳、1周跳、两周跳。采用Daubechies小波小波基,对信号进行单尺度分解,然后利用单尺度分解的高频系数来重构,利用高频重构信号来探测周跳,分析不同周跳的小波分析效果。当周跳发生时,出现模量极大值。
图1(a) 为无周跳情况下的双差观测值的小波变换图,图中看出,由于重构信号高频部分出现“毛刺”现象,且数值都很小,绝大部分都小于0.1,说明这两个测站的观测条件不是很好,GPS相位观测值受到了噪声的影响,主要是由多路径和一部分系统性误差影响。
图1(b)为加入0.5周跳后的双差观测值的小波变换图,可以看出,含0.5周跳的双差观测值探测效果不是很好,小的周跳被湮没在噪声里,周跳位置不容易被探测出来。
图1(c)为加入1周跳后的双差观测值的小波变换图,可以看出,经过小波变换,将系统性信息分离之后,周跳就在高频噪声中显示出来了,准确探测到了周跳的位置,在第43历元处存在明显的周跳,1周的周跳能被探测出来。除周跳之外,GPS相位观测值中还含有观测噪声和多路径效应引起的高频信号。
图1(d)为加入2周跳的双差观测值的小波变换图,可以看出,准确探测到了周跳的位置,在第43历元处存在明显的周跳,而且周跳越大,效果越明显。
4 结论
小波变换用于探测周跳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本章首先探讨了将小波变换用于GPS双差观测值周跳探测的基本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例中,得出小波方法探测周跳具有定位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能明显探测到1周以上的周跳。
参考文献
[1] 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基余.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李学逊.GPS相位观测值中周跳的探测与修复[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4,(3):57~61
[4] 岳东杰.水利水电工程变形监测中GPS技术与数据处理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博士论文,2006
[5] 程正兴.小波分析算法与应用[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5
[6] 郑作亚,黄珹,等.小波分析理论在GPS技术中的应用[M].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3.(24):48~55
作者简介:何永红(1978-),女,讲师,河北保定人,主要从事GPS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Tel:13212665220,E-mail:heyonghong2004@163.com 详细地址: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邮编4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