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设备三级管理模式的架构实践 江振荣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高等学校对仪器设备资金的逐年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在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3 10:57 热度:
高职院校设备三级管理模式的架构实践
江振荣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高等学校对仪器设备资金的逐年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在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加,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为了能让学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因管理不当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架构仪器设备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的仪器设备的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和管用结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仪器设备三级管理模式架构
1前言
高校设备是高校国有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经费和各项建设资金的逐年投入,各类仪器设备品种和数置不断增多。如何做好高校设备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1]。我院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时专家就仪器设备的管理方面指出存在以下问题:
1.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没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没有完善固定资产设备和低值耐用设备的管理办法,部门和个人分管的仪器设备没有账册,职责不清。从而造成无法合理调配各种设备。
1.2部门间沟通不够,管理脱节
设备管理部门缺乏与使用部门之间的沟通,仪器设备和使用的人员经常变动而没有交接手续和程序,所在容易造成仪器设备的丢失。由于信息沟通不畅,管理部门对设备的情况了解甚少,更不用说根据设备使用、分布情况对设备进行部门间调配了。贵重的仪器设备没有档案,使用维护保养没有记录,造成设备管理的混乱。每台仪器设备没有标签,每台设备的状态无法把握和追踪。
1.3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清晰
长期以来,由于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清晰,责任不明确,造成仪器设备无法归口管理,落到实处。
1.4仪器设备的基础数据记录不全
由于对仪器设备的基础数据记录不全,所以每年对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仪器设备数据的,都花费很大的精力,成为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2设备三级管理模式的架构实践
为了能让学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地避免因管理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架构仪器设备三级管理模式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三级管理的概念
学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和管用结合”的原则。管理学校仪器设备的职能部门是设备处。这是设备管理的第一级。作为有仪器设备使用权的各系(处)是设备管理的第二级。设备处本部门使用的设备也兼有第二级的职能。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如实验室各类人员或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是设备管理的第三级。
2.2明确职责,实行专管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必须确立“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并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1)设备处的职能和责任是组织编制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组织、实施仪器设备的采购(招标);负责全院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总结和表彰;组织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负责制定全院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负责组织仪器设备的验收;负责院内设备的调配;负责报废设备的报废处理;负责组织全院设备的检查;负责建立全院设备总册、各系(处)设备分册和个人设备台帐
卡、设备标签;负责建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档案等等。
(2)各系(处)的设备管理职能和责任是提出部门设备的购置计划和可行性论证报告;参与设备的招标和议标;参与设备的验收;负责制定本部门仪器设备的各种规章制定;对本部门使用的设备和分管人员有调配权;负责检查部门分管的设备状况;审核部门分管设备的维修申请和报废申请;负责指导、协调、总结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等等。
(3)仪器设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