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梅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翟永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规划要求,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3 10:57 热度:
周红梅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翟永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规划要求,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进行分解,将综合能力分解为各个专项能力,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理论与实践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有关的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灵活的设计和安排,在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前提下,通过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改革等手段,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人才培养;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核心
引言
学生的培养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或过程,即招生、培养和就业。首先,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确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和职责,根据岗位确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确定社会需求的数量、质量以及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以此确定招生的数量、专业方向和学生的来源;其次,根据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大纲、实践教学模式等,并且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最后,根据学生所具有的能力、素质,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使学生能够走向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非常明确,即培养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要、适应相应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实用型人才。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各行各业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尤其建筑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还是比较落后的,整体的行业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还都是从工人中提拔起来的,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但现代施工技术和管理知识不足。现在建筑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快速发展,建筑生产第一线需要大量的建筑专门人才,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本着“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专业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建筑施工企业培养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安全员、测量员、监理员等,使学生成为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满足建筑施工现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职业能力分解
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进行分解,将综合能力分解为各个专项能力,分别对应有相关的专修课程来保证学生获得这一能力。
(1)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
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竣工图;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专业设备常用的施工图;阅读和编制工程图技术说明。
(2)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
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存放及保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及检测;建筑材料检验报告单的审查。
(3)建筑施工测量的能力
定位及抄平放线、垂直度控制;建筑变形观测。
(4)计算机应用能力
文字及数据的处理;应用CAD进行技术工作;应用计算机编制工程预算和决算。
(5)施工管理能力
编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施工内业文件的编制和归档;参与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6)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
进行土建工程量的计算;准确应用各种计量计价文件;编制土建工程预算,进行土建工程的工料分析;参与竣工决算。
(7)安全施工的管理能力
参与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参与施工安全教育;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参与处理施工安全事故。
(8)施工质量的检验能力
掌握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掌握主要工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