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发表 > 农业论文发表

作物生产科学论文--论阿勒泰地区田间灌溉技术节

刘俊杰 [摘要] 本文作物生产科学论文对不同田间灌水技术的节水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提高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以减少灌溉水的损失为中心,通过多种田间农业节水技术的优化配置,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作物生产科学论文--论阿勒泰地区田间灌溉技术节

发布时间:2022-10-09 09:42 热度:

作物生产科学论文--论阿勒泰地区田间灌溉技术节

刘俊杰
[摘要] 本文作物生产科学论文对不同田间灌水技术的节水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提高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以减少灌溉水的损失为中心,通过多种田间农业节水技术的优化配置,形成一整套综合的田间节水技术体系,促进我国农业节水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灌水技术; 利用效率;灌溉水 ;节水效果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6亿人,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至1760立方米左右,逼近国际公认的1700m3的严重缺水警戒线。农业用水量总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将持续下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国的农业发展。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的最后环节,也是农业节水的重点环节。大力发展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 田间灌溉技术节水效果评价
田间灌溉工程技术通过田间工程措施改变作物的供水方式,其节水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 通过减少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田间泄水以及减少田间的蒸发量,减少作物毛灌溉需水量,从而提高灌溉用水效率;② 通过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等措施以较少的水分消耗量去获取相同或更高的农作物产量,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其主要评价指标有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率。
1.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指在一定的耕作和栽培条件下,一定的作物品种消耗单位的田间水资源量所获得农作物产量。其值等于作物单位面积平均产量与单位面积平均消耗水资源量的比值。水分利用效率是衡量作物田间水分利用情况、评价田间灌溉技术节水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
2. 灌溉水利用率
灌溉水利用率指从水库、河流引取或提取的地表水,或用水泵从井内提取的地下水,通过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引水到田间,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程度。亦指在某一时段内田间灌水被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引水处总引水量的比值。灌溉水利用率反映灌区从水源取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过程中灌溉水的利用程度,是反映灌区渠系输水损失和田间用水状况的综合指标。
二、 田间灌溉技术节水效果比较
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通过特有机械设备将水喷射到低空,经雾化后均匀降落到地表的一种灌溉方式。喷灌比传统地面灌溉可减少灌溉定额30%~50%。喷灌技术可用于地形复杂、土壤透水性大等进行地面灌溉有困难的地方,比较适合在山丘地区、干旱缺水地城郊农业区、经济作物灌区、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地区和有自压条件的地区发展。喷灌技术主要应用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喷灌技术影响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有灌水次数、灌水时问、喷灌均匀系数等。喷灌均匀系数对作物产量影响较小,风速是影响喷洒水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技术在田间应用可明显地减少土壤水分渗漏量,降低田间蒸发量,提高田间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较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率,达到较高的灌溉水利用率水平。
2.滴灌技术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方法,膜下滴灌则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是一项节水增效农田灌溉新技术。吉木乃县是全疆的干旱贫水县,地表年径流量仅为0.74亿立方米。滴灌技术的运用,使全县地表水利用率达到了80%,还可以把农作物所需的化肥、农药的需求量加入到罐中,实现“水水带肥、滴滴带药”的灌溉模式。”小麦亩产量也大幅增加。
3. 渗灌技术
渗灌技术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在保护地栽培、荒漠化治理、盐碱地改良、城镇绿化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与地面灌溉相比,渗灌灌水技术可以明显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棉花、葡萄、番茄等经济作物采用渗灌灌水技术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节水效果,有利于灌溉水利用率的提高。
三、 地面灌水技术节水效果比较
阿勒泰地区北屯灌区 ,土壤最大的特点是颗粒粗 ,土层薄 (仅 2 0~ 30cm) ,肥力低 ,易漏水漏肥。地下水位偏高 ,次生盐渍化较严重 ,农业生产水平低。灌区限于经济条件 ,难以大面积采用喷滴灌技术 ,若干年内 ,常规地面灌水技术仍是主要的灌水方法。与其他灌溉方法相比,地面灌溉投资少、田间工程简单、易行。但田间水的浪费和渗漏损失严重。因此,节水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面灌溉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四、非充分灌溉技术
1. 作物调亏灌溉技术
调亏灌溉是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施加一定的干旱胁迫,有目的的使作物处于一定程度缺水的条件下,调节作物的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调控地上和地下生长动态,促进生殖生长,控制营养生长,舍弃有机合成物总量,提高经济产量,最终达到节水、高效、高产的目的。目前调亏灌溉作物主要集中于小麦、玉米、棉花和果树等作物。与充分灌溉相比,调亏灌溉技术可以适当提高作物产量,明显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调亏灌溉技术在桃树、苹果树和梨枣树等经济作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果品品质。调亏灌溉技术与覆膜灌溉、微喷灌溉等灌水技术有机结合,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节水效果,有利于灌溉水利用率的提高。
2. 作物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是一种新型灌溉节水技术,强调从根系生长空间,改变其土壤湿润方式。是人为保持根系活动层的土壤在水平或垂直剖面的某个区域干燥,同时通过人工控制使根系在水平或垂直剖面的干燥区域交替出现,使干燥区的根系产生水分胁迫信号传递到叶气孔从而有效地调节气孔关闭,而处于湿润区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同时南于表层土壤总是间歇性的处于干旱区,可减少棵间均匀湿润时的无效蒸发损失和总的灌溉用水量,减少作物奢侈的蒸腾耗水,还可减少棵间均匀湿润时的无效蒸发和总的灌溉用水量。与充分灌溉相比,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可以明显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棉花、桃树等经济作物采用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节水效果,有利于灌溉水利用率的提高。
五、论文结语
论文通过对不同灌溉条件下水分利用率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说明在相同条件下,田间作物生产工程灌水技术按水分利用效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渗灌、滴灌、喷灌。灌溉水的利用率研究应以减少灌溉水的损失为中心,研究多种田间农业节水技术的最优配置,形成一整套综合的由节水栽培、节水灌溉、节水管理有机结合的田间节水技术体系,促进我国农业节水事业的发展。
总之阿勒泰地区水利建设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防汛抗旱并重、兴利除害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把“节水、增水、增地”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力支持自治区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的同时,抓住国家实施作物生产节水灌溉项目的机遇,完成主要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的节水改造,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参考文献]
[1]编纂委员会.中国水利年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孙新忠.葡萄渗灌节水增产效果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05,27(8):44—45.
[3]郭相平,刘才良,邵孝侯,等.调亏灌溉对玉米需水规律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J].干旱区农业研究,1999,17(3):92—96.
[4]杨具瑞,方铎,成自勇,等.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机理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6):66—68.
 

 



作物生产科学论文--论阿勒泰地区田间灌溉技术节


SCI学术指导


作物生产科学论文--论阿勒泰地区田间灌溉技术节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