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已经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生态农业作为循环经济观的具体体现,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9 09:42 热度:
[内容摘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已经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生态农业作为循环经济观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使资源环境要素与农业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因而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现实途径。在对国内外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湖南;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一、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湖南具有4000年的农业文明史,有着深厚的农业技术,其传统农业实际上可称为“现代生态农业之母”。湖南过去城乡居民的粪便、垃圾、秸秆、绿肥和沼液都是农田宝贵的肥源,农家的畜禽、鱼、桑、蚕、蚯蚓、沼气和菜地、农田、鱼塘、树林、村落构成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轮作、间作、湿地净化和生物降解等时空生态位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这些都可以归为农业循环经济形态。但是,这种循环是封闭保守的,只有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脑体结合的网络型和知识型经济,“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湖南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湖南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近些年来,湖南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大多数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减少、温室效应、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农业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湖南农业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来自资源环境的挑战。
2.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劣势明显。就全省范围来看,目前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村经济水平低、人均农产品数量低、农民收入低和农业环境问题突出仍然处于一个低水平,农业企业、农村经济、农民素质、农村道路以及产业意识还有待提高,政府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的扶持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导致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同时强地域性和多元文化对发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对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又客观地形成了一些障碍。
3.支撑湖南生态农业的科技基础还相对薄弱,科技动力不足,很多还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主要表现在:①技术缺乏,例如生物技术、无公害农药等技术缺乏;②技术成熟度不足,很多技术还存在缺陷,例如新型肥料的种类很多,但缺乏鲜明的主打品种;③现有成功的生态化技术及其产品,由于价格昂贵,仅限于少数区域使用,大范围推广难度较大,如“3S”农业技术、缓释肥料等;④有不少先进单项技术,但技术组合与衔接差,尚未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4.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受一些政策制约。目前湖南小农经济的味道仍然很浓,仅仅依靠农户的小块耕 地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是非常困难的。生态农业目前正处于培育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对生态农业虽然已经进行了一些投入,但与发展需求相比还很不够;湖南农业科技投入经费总量十分有限,而且主要投向个别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