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富余农民的路径选择 宋海林淮安市公安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道,加快富余农民转移,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缓解“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9 09:42 热度:
转移富余农民的路径选择
宋海林淮安市公安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道,加快富余农民转移,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缓解“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消除阻碍富裕农民有效转移的体制障碍
一要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全体国民平等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要从法律上保障居民拥有自由迁徙和自由转换职业的权利,逐步废除所有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和法规。对于在城市长期务工并具有稳定居所和收入的农民,应发给城市户口,纳入城市户籍管理范围,并享受城市居民的一切待遇。
二要消除对进城农民在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取消城市政府设置的农村劳动力市场进入性限制和地方就业保护,让企业自主合法地使用农民工。各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同时保障进城农民子女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降低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
三要建立健全城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是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的主要原因。如果农民在放弃土地的同时可以获得政府社会福利体系的保障,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他们向城市迁移的后顾之忧。将农民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围,将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到农民工,解决他们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
四要规范农民土地使用权自由流转。在土地制度上,应在坚持中央关于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申请,使劳动力能够脱离土地的束缚。这样才能使那部分农业收益偏低、有转移愿望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摆脱土地完成转移;另一方面,农村中剩余的劳动力由于集中了大片土地,他们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可以从农业内部消化吸收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大力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富余农民转移质量
一要不断提高富余农民转移质量。转移的速度可以慢一些,但一定要保证转移的高质量,不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提高转移质量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大教育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率与其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技能水平密切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要像抓九年义务制教育那样来抓农村职业教育,真正形成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机制。
二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目前各类培训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真正有质量的培训其实并不多,要不然南方发达地区也就不会出现“民工荒”现象了。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有序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三、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一要加强职业中介组织建设。要在规范现有的各种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中介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推进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大力培育发展民营职介机构、行业协会、境外就业服务机构、劳务型企业等职介组织,开展信息、咨询、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法律及保险等系列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结合起来。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帮助他们实现有效转移。
二要加快劳动力信息网络建设速度。加强对本地区劳动力资源的登记建档工作,劳动力信息资料全部输入微机。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对已有的信息网络要进一步建设好,“镇镇通”工程要确保两年内覆盖到所有乡镇;实现与发达地区劳务需求信息的成功对接,促进劳动力的成建制输出。
四、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广泛吸纳富余农民
一要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