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9 09:42 热度:
摘要:加快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和谐,科学发展观
1 引言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资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日显滞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不协调、不适应,所以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和谐的一个长期任务,也是构建农村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要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2 社会和谐、科学发展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要同步进行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群众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 这一根本任务就决定了群众文化关系着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的千家万户[1]。加快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河南省内黄县卜城乡河村在加大乡镇统筹中,始终坚持用乡镇的标准建设农村,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建设的熏陶功能,继续深化“文明村镇”、 “文明家庭”、“文明村民”等创评活动,以特色文化、地方文化、老年文化为抓手,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提升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
3加快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通过积极创作弘扬和谐精神的优秀群众文化产品,通过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 可以表达和谐新农村的理想, 宣传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张, 使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精神贯彻到每个老百姓心中, 并在广大农村中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和理念[2]。只有农民的自身素质提高了,解决农村问题会有事半功倍之成效,新农村建设将会更快更好,也会更具有时代意义[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努力培养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确立以和谐为目标的道德评判体系,进而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构建和谐新农村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努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修养上潜移默化,形成无形的“软约束”,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来看,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任务繁重而艰巨。笔者认为,根据河南省内黄县卜城乡河村的实际,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卜城乡河村在加快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