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闻媒体行业转型与升级的大势所趋。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效率与效果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给传统媒体带来了较大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

发布时间:2022-10-03 21:00 热度:

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闻媒体行业转型与升级的大势所趋。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效率与效果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给传统媒体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这正是基于媒介融合背景,各个媒体为了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吸引更多受众而发生的技术革新与信息传输质量优化。在媒介信息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记者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在坚持自己本身工作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提高融合新闻的传播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传播效应;策略

  一、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概述

  (一)媒介融合

  从广义来说,媒介融合是将所有相关的媒介进行融合,并且将其相关的运行要素也一并进行融合;从狭义来说,媒介融合就是将两种及以上的媒介相互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的概念来说,媒介融合具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合作、彼此渗透的特点,这种合作和渗透包括传播技术、传播形式与传播工具的相互融合,也包括运行机制和信息生产理念的融合。

  (二)融合新闻

  作为媒介融合环境下诞生的新兴媒体传播方式,融合新闻的出现不仅是媒体行业的创新,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媒体行业迅速适应新时期、新发展的需求。融合新闻是一种尚未有规范的描述,但可将其看作一种较为典型的新闻融合形式。其主要是指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由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人员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融合新闻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融的产物,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由于多种媒介的参与,融合新闻会进行全介质的传播,传播渠道广泛,且由于个人可以进行新闻内容的具体设置,因此其又具有私人化需求的特点。

  二、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融合新闻传播理论

  (一)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是当前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其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受到媒介融合的影响,在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形成了长尾效应。根据实际传播情况中对融合新闻传播的调查研究来看,受众大部分都是依靠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小部分则是利用网络渠道,这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时间较短,其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较小。但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互联网发展速度与规模与日俱增,逐渐在新闻行业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以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为例,以其为代表的传统官方报纸都在逐渐向网络媒体靠拢,纷纷开通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增加媒介融合效果,扩大传播范围。

  (二)波纹效应

  媒介融合是当下新闻业的大势所趋。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新闻业正在不断完善新闻传递方式,进而形成融合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融合新闻能够大幅提升新闻传播效率、拓宽新闻传播渠道,从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形成波纹效应,进一步提升新闻传递的速率,扩大影响范围。例如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发酵后,多地都出现了各类汽车品牌漏油事件的相关报道,受到网民的强烈关注与热议,同时也引发了各大新闻媒体大量报道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掀起了舆论热潮,为汽车的相关行业敲响了警钟。

  (三)窗口效应

  融合新闻正借助互联网等多种新媒体技术成为自己获取与传播新闻的重要“窗口”,从而为新闻媒体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例如2019年夏天一对夫妇带走杭州小女孩后,抖音、微信、微博等多个平台都在积极报道、转发,通过互联网作用形成新闻报道传播的“窗口”,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极大的舆论效应。

  (四)叠加效应

  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新闻传播效应的影响还表现在其产生的较为强大且复杂的叠加效应。多种多样的媒介在融合的过程中对新闻的覆盖范围、对其所涉及的地区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例如疫情初期,各大电视台、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在向外传播报道的同时,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也对疫情进行了第一时间的推送报道,这些开放的新闻“窗口”使全国人民迅速对疫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民众情绪,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实现融合新闻传播的有效策略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工作者应当始终坚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避免过度娱乐化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疫情初期,部分媒体断章取义、博取眼球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给受众带来了恐慌,甚至让大众对政府部门的医疗管理能力产生了质疑,并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记者在报道社会新闻时应当充分尊重事实,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通过运用中立、客观的报道角度让受众能够全面地看清事件真相和本质。这就要求记者要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背景进行议程设置,在传播过程中形成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向社会大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丰富融合新闻传播内容

  当前的传播背景下,记者在制作融合新闻时应当首先在新闻内容上进行创新与丰富,通过做好新闻信息的多样化融合吸引受众,让人们通过了解新闻事件本身来获取更多知识,同时提高新闻价值、扩大新闻传播规模。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到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制约,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大多存在单一、枯燥的问题,难以吸引受众。而在当下的新闻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技术进一步提升,新闻工作者能够及时掌握现场第一手的新闻资讯,并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传递信息,例如在传播新冠疫情相关信息时,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向受众发布疫情的最新进展和注意事项等,而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则着重强调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各大媒体平台各司其职,通过记者搜集与制作的丰富新闻传播内容,向受众传递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消解民众恐慌情绪,让大众放心。

  (三)增强反馈时效性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技术正在不断弱化各类媒介之间的界限,大大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与参与新闻活动的方式。与过去人们只能在电视、报纸和广播中获取信息不同,现如今人们可以在PAD、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等多个渠道获取信息,并及时与信息发布者形成互动,例如受众可在追踪新闻进展的过程中直接与记者进行随时沟通,提供即时反馈,从而改变了传统传播模式下的单向传播为互动性较强的双向反馈模式,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

  (四)注重新闻的层级开发

  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记者对新闻的一次性挖掘模式,层级开发是指记者在进行新闻融合的过程中对同类新闻信息进行挖掘,并利用多种制作方法对新闻信息层级进行开发。当前阶段下的新闻融合传播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实际需求,并借助现代技术在网络平台中传递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将层级式的开发制作应用其中,对新闻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索,向受众揭露事实真相,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例如针对“高铁占座”这一新闻事件,记者可在传统媒体利用图文形式进行报道,而在网络平台利用音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发布,充分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而实现融合新闻传播的深入性。

  (五)拓展多样化内容的传播途径

  以往我国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都较为单一,因此新闻记者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宽我国的传播媒介渠道,形成媒介形式多样化,打造媒体平台深度融合,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这就要求传统媒体首先应与新媒体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联动,从而扩大新闻传播范围,增加社会影响力;其次还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后续挖掘和探索,让受众及时了解新闻事实并有所思考。

  四、结语

  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加强融合新闻传播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在这个背景下,各个行业之间开始了融合,从而推动了新闻行业的迅速发展,基于此,融合新闻应运而生。记者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身立场,充分利用融合媒介带来的各项技术优势和理念,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反馈时效性,注重新闻的层级开发,从而拓展多样化内容的传播途径,促进融合媒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薛杨



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


SCI学术指导


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