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体系当中的一种高层次精神,是职业学校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过程当中要明确的专业成长方向。职业学校作为培育优秀职业人才的专门机构,在推动班级文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3 21:00 热度:
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体系当中的一种高层次精神,是职业学校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过程当中要明确的专业成长方向。职业学校作为培育优秀职业人才的专门机构,在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巧妙融入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熏陶,将会给学生的快速成长与健康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培育出更多的合格职业人。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途径
班级是职业学校培育拥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平台与阵地。做好班级建设,优化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提高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入正向目标与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是职业道德、能力与品质最高追求的体现[1]。在工匠精神的正确引领之下,职业学校在培育职业人才时会拥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以及方向。所以在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当中,巧妙引入工匠精神,发挥这一精神的引领、激励、规范等作用,将会为班级发展以及班级学生的长效进步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体现班级文化在人才培育工作当中的独特功能。
一、职业学校工匠精神的内涵
自从“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后,就受到了社会层面上的广泛议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了工匠精神研究当中,尤其是重视对这一精神内涵进行深刻解读,以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考虑到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学习工匠精神归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基于此,要培养更多符合企业发展建设要求的优秀人才就要注重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当中的融入。具体来讲,职业学校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敬业。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同时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基础内容。敬业要求每个职业人能够在面对和处理自身工作时,保持积极态度和不懈怠的状态,对各项工作都坚持做到一丝不苟,并且对自身的工作结果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二是精益。精益是职业人对自身接手制作的每件产品以及各个工作环节,都始终秉持认真细致以及追求到达完美层次的良好素质与职业精神[2]。追求精益的职业人在面对自己的各项工作时,不会因为及格或者是优秀而满足,而是始终督促自己争取下一次比上一次做得更好,尽可能将每件事做到最好。三是专注。专注是内心层次上的宁静和笃定,也是对个人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要求。在如今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背景下,在各方面压力和诱惑逐步增加的情况下,职业人要做到专注是比较困难的。要做到专注,职业人需要排除私心杂念,提高对职业认可度,并在各项工作当中做到心无旁骛,在各自领域中持续累积经验和优势,逐步成长为领军人物。四是创新。创新是工匠精神中的核心内容,是工匠精神能够实现广泛传播的必要条件,还是各项事业得以长效发展的根本动力。古往今来,匠人的创新与发明都在助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网络、铁路、电网等诸多层面上实现的技术突破都和广大工匠的创新精神分不开。职业学校是培育优秀工匠、传承工匠精神的平台,职业学校的工匠精神不仅涉及以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还要主动借鉴专家给出的新解读,融合学校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职业素质发展要求,保证工匠精神解读更加深刻与全面,促使师生用工匠精神武装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融入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课程在实际安排当中将社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作为重要依据,所以把教学侧重点放在了技能与技术的教学指导层面。职业学校教育的鲜明特征就是和企业管理与生产实际要求建立密切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快速适应复杂环境以及工作岗位,并在岗位实践当中发挥自身价值[3]。所以职业学校的人才培育目标是让毕业生迅速适应企业环境与岗位,给企业提供并培育出技术能力强、上手速度快以及流动性低的优秀员工。但是在对企业实际的用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不少毕业生在进入相关岗位时,无法迅速转变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能够适应企业管理体制,在思想层面上缺少主动适应性。企业管理和校园管理是有很大差异的,假如学生不能够在企业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积极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不能转换自身角色,那么很容易会被企业淘汰。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让学生提早适应未来的职业环境,强化学生的精神品质,职业学校要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坚持就业导向,并将工匠精神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当中,让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向社会化靠近,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以及认同感,让他们能够在毕业之后顺利和就业市场与相关岗位对接。从整体上看,在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当中融入工匠精神,一方面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职业学校的发展建设质量,使得学校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大受肯定,提高声誉,树立良好形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要求,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综合提高,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洗礼和熏陶之下,始终在学习成长当中以工匠精神为引导,最终在职业生涯当中收获成功。
三、工匠精神融入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立足班级教学转变传统观念
把工匠精神融入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级管理以及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基础,同时也和学生的学习发展密切相关。打造拥有工匠精神的班级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循序渐进,抓好基础,尤其是要保证班级全员拥有工匠精神,转变传统的思想认识。首先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在教学管理当中的积极作用,增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带领学生深入解读工匠精神,品味其思想内涵。受古代传统理念影响,人们往往在听到工匠时会联想到有特权和身份高贵的人才有资格拥有工匠产品,导致工匠精神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精神内涵,甚至是让人望而生畏。事实上,工匠精神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也是人人均能够达到的一个精神境界。尤其是在“双创”工作深入推进以来,工匠精神已经成为职业精神的代表,只要每个人用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对此,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教师要起带头作用,将教学作为重要出发点,在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补充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当中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受到榜样熏陶,消除学生践行工匠精神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在整个班级当中打造良好氛围,为工匠精神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打下基础。
(二)建设专业特色班级物质文化
在学生全员对工匠精神有了准确理解和解读之后,在学生对践行工匠精神产生信心和勇气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在班级文化建设当中把关注点放在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上,以便推动工匠精神和物质文化建设深度结合。这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把物质文化建设和专业特色联系起来,这既是工匠精神的要求,也是学生专业发展和职业素质进步的必要保证[4]。各个班级可以结合专业特征与未来职业目标共同商量讨论带有专业特色的班训,增加班级文化的活力。比方说,计算机专业的班级可以通过商量讨论确定出“用代码书写幸福人生”的班训,让学生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之下,坚定不移地走好职业道路,培养自身工匠精神;汽修专业班级可以商量讨论“修出宽广人生道路”的正能量班训,让这样的班训连接班级当中每个成员的心,同时督促彼此互相监督,坚定学生学好各项技能的信心与决心。当然可以将这些班训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当中,以便提醒和激励大家。另外,黑板报是彰显班级文化以及建设物质文化的窗口,各个班级要充分利用黑板报,设置工匠精神文化专栏,补充励志故事、行业经验等等。
(三)构建规范科学班级制度文化
在工匠精神体系当中,敬业精神是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这里所提到的敬业不仅是对自身岗位工作保持认真尊敬的态度,还要对所处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关制度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所以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应该在班级文化建设当中被提到一个较高地位,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班级制度当中,让每个学生能够在积极遵守班级规章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班级可以结合专业特色确定与职场特性相符合的规章制度,把现在企业管理当中备受推崇的5S理论渗透到班级管理当中,确立统一标准,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起到模拟企业文化氛围的作用,让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水到渠成。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推行班委轮换制,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让他们在不断修炼技能的同时增强管理能力,在制度上对自己严格要求,用自律、负责的精神收获精彩人生。
(四)融合工匠精神打造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也被称作是班级的硬文化,因为这些往往是可以看得见和摸得到的。不过要让工匠精神真正和班级文化融合起来,除了要关注硬文化建设之外,还需要通过软文化建设来保持班级文化建设的热度,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5]。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当中,为推动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来凝聚精神,服务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可以积极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班会,鼓励学生就工匠精神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自己知道的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的真实案例。当然班会活动还可以借助影片欣赏、知识竞赛、主题辩论等实践形式让学生彼此之间构建更加密切和谐的关系,增进学生的专业与职业理解,并让学生认识到用工匠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会给自身职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自发践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当代职业学校培育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应然诉求。工匠精神彰显了工匠执着专一、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意志,也在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方面发挥了必要的精神引领作用。在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转型发展的特殊与关键时期,工匠精神对国家现代化建设来说有着深远意义,同时也在促进职业学校建设和班级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职业学校必须提高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使其和班级文化建设有机融通,积极培育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慧娥.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125-128.
[2]由丰收.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神州,2018(29):65-66.
[3]刘小勇.略论工匠精神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31-33.
[4]何栋,唐婷,许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途径解析[J].经贸实践,2018(7):328.
[5]李雪.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院校班级班委会建设之新研究[J].科技视界,2017(13):82,104.
作者: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