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要求具有高超的审美意味,又要求具有高超的制作技术。就动画发展而言,其从繁琐复杂的手工绘制,到现在的电脑动画制作,科技的进步为动画艺术的快速发展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3 21:00 热度: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要求具有高超的审美意味,又要求具有高超的制作技术。就动画发展而言,其从繁琐复杂的手工绘制,到现在的电脑动画制作,科技的进步为动画艺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推动力,改变了动画艺术的面貌,为动画艺术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和领域。为此,动画艺术教育也应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动画艺术;教育改革;动画教学
一、当前中国动画发展情况
中国动画自诞生以来,就以带有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而著称。不论是审美语言还是造型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其中,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动画片,像《鹬蚌相争》《小蝌蚪找妈妈》;有融合剪纸这样的传统的民间艺术的动画片,如《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随着计算机和数字技术进入动画制作领域,还出现如《宝莲灯》这样采用数字化技术制作出来的动画片……动画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术虽然各不相同,但却都含有浓浓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色彩。一部分作品甚至登上国际领奖台。在这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当属我国独创的动画片类型——中国水墨动画片,其以与众不同的制作手法,独特的艺术表现,中国特有的山水泼墨艺术,综合成一种特殊的艺术美,并以其强烈的中国传统艺术风格蜚声世界,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称呼。但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的动画制作的技术提高,但动画的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停滞不前。而就中国动画艺术发展陷入低谷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动画制作人才缺乏
为扶持中国传统动画艺术的发展,国家出台很多政策措施。在这一背景下,一些涉及动画艺术的专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不断涌现。到2011年底,开设动画专业的学校已达到1000余所,在校学生50多万人。大量学校的跟风行动,虽然扩大了动画专业和学生规模,但办学质量、教材、师资力量却未能同步,这导致动画专业艺术教育的规模和实际办学能力的脱节,加之急功近利的模仿国外动画制作方法和技术,忽视了自己的原创能力建设,最终造成中国传统动画艺术发展的迟缓。
(二)剧本创作能力不足
我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积淀,这为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在近些年的动画艺术创作中,一些创作者急功近利,不断模仿翻拍已有作品和古典文学名著,不愿投入精力进行创新,作品没有时代感,缺乏新意,只顾堆砌各种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而忽视动画片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作品内容对作品的影响,作品缺乏人文精神,仅是炫技的动画片,不能吸引观众,进而致使观众的流失。因此,对于动画片剧本而言,如何恰到好处的将民族艺术特色和时代精神、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并反映到中国动画艺术中,是一大关键点。
二、改革动画艺术教育的具体方案
(一)扩展课程内容
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题材体裁的历史故事、文艺作品,这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元素和故事题材。动画产业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结合时代特征和世界文化艺术知识,创造出经典的、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作品。需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首先创造出民族经典作品,才可以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经典作品。为此,动画艺术专业应调整科目设置,开设相关的历史文化学科,鼓励引导学生加强历史、文学、诗歌、音乐、自然科学、哲学、戏曲戏剧、天文地理和舞蹈等方面的学习,以此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二)探索新的课程类型
在欧美国家的动画制作中,大量采用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是其一大卖点。技术表现只是手段,是为表现一定的内容服务的。动画艺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但要学习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还应该保留传统的动画制作方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有助于丰富动画表现形式的方法,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一部成功的动画必然是创意新颖的动画,这也是动画最重要的方面。现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深受各国重视。我国的动画艺术专业的教学也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进行创新,发挥想象,解放思想,摆脱简单模仿加工外来动画艺术的低级行为,大胆改造传统的动画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创作出形式新颖、创意丰富、充分结合技术和艺术特点的中国动画片。教师还要大力利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多开展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以此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四)优化师资队伍
改革动画艺术专业教育还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根据专业设置需要和动画产业发展要求编制师资发展规划,建立一支富有特色的师资力量体系。院校要鼓励教师研究动画产业的发展变化,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开放课堂教学,将教学同动画产业发展学要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提高人才的工作能力,培养动画产业需要的人才。
三、动画艺术中应用色彩的作用
(一)烘托气氛
动画艺术中,合理应用色彩能够达到烘托气氛的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的色彩所表达的情感与寓意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且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环境及其所代表的事物也有所不同。色彩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营造和谐的气氛。如国人眼中,红色是喜悦和吉祥的代表,黑色则是压抑和不祥的代表,白色是纯洁无瑕的代表。在动画当中合理应用色彩,能够营造不同的氛围,进而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二)调动情感
与其他艺术不同,动画艺术能够随动画的进场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合理应用色彩是激发情感共鸣的主要方式。在动画艺术当中合理应用色彩,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真挚的情感。调查显示,动画色彩变化时,观赏者的情绪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色彩往往具有十分浓厚的情感意义。如暖色系通常会给人以更加积极和温暖的情感体验,而设计者的设计风格也与色彩蕴含的情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四、动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动画角色形象中的色彩运用
动画艺术中,动画角色对于整体创作极为关键,动画角色的色彩能够更加生动和形象地展示角色人物,也可打造具有较强观赏性和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合理利用不同的色彩还可表达角色的立场、观赏者对角色的态度和角色的性格特征等,该特点也更好地展现了色彩应用的灵活性。尽管不同文化习俗对色彩的解读有所不同,但是动画艺术中色彩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共性,其类似于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如动画《狮子王》当中,橙色和土黄色是主色,温暖的色调能够深刻展现辛巴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并彰显出辛巴高贵庄重的特点。而且该动画片的色彩十分贴近狮子本身的颜色,观赏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以此体现动画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核。
(二)不同动画场景中的色彩运用
动画场景是动画艺术中的关键要素,动画场景渗透于整部动画作品中。动画可无动画角色,但是动画场景却不可或缺,色彩是建设场景十分关键的要素,其也关乎动画场景的艺术效果。在动画场景中合理应用色彩,一方面要结合动画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动画角色和剧情的需要合理搭配色彩,以期烘托动画中人物的情绪氛围。如在动画《狮子王》中,木法沙成为森林之王时,森林是绿意盎然,平静祥和的。场景中应用的色彩也相对丰富,传递更加积极向上的情绪。而在刀疤统治森林时,场景的色彩变得十分单调,暖色调变成了冷色调,该场景氛围也可为观众更加准确地传递动画情绪。
(三)不同故事情节中的色彩运用
故事情节是推动动画进展的重要元素。故事情节是动画发展的主线,动画艺术也更加重视创新,但是在色彩应用方面依然以主线为核心。动画中所应用的色彩也应该随动画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动。色彩应用一方面能够彰显故事情节中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也可深度挖掘主要矛盾。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色彩冲突十分显著,蓝色的敖丙和红色的哪吒都随着色彩的变化展现出故事中的冲突。此类色彩的应用也可更好地展现出影片的主要矛盾,迅速调动观众的情绪,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五、结语
总之,在进行高校动画艺术专业的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动画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的内容和课程设置,积极引进动画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结合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大胆创新,强化学生的动画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动画全产业链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杨溢华,楚喆.试析动画艺术形式在广告中的作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2]何小凡,屠姣皎.动画艺术设计——评《动画原理与设计艺术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02).
作者:秦祯研 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