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

鄂伦春是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生产中形成了以狩猎为中心的民俗文化。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独具特色的鄂伦春民俗文化需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异化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

发布时间:2022-10-03 21:00 热度:

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

  鄂伦春是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生产中形成了以狩猎为中心的民俗文化。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独具特色的鄂伦春民俗文化需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异化翻译观主张以源语言为归宿,力图最大限度地展现源语言文化元素。本文试图从异化翻译观出发,探讨鄂伦春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的具体实践方法。

  关键词:鄂伦春民俗;异化翻译;文化传播

  一、研究背景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拥有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民族民俗文化财富。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一带,是我国东北的狩猎民族,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生活生产方式,历史渊源,宗教崇拜等,鄂伦春族形成了以围绕狩猎文化为基础和核心的特色民俗。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进入黑龙江旅游观光的外国游客人数统计呈逐渐上升的态势,而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展现黑龙江特有的民族风情,传播民族文化,翻译承担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翻译是否恰当得体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播的效果,而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面临文化空缺的难题。如果牵强地在英语语言中匹配现有的英文词汇,既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播。20世纪90年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理论为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提供了可行性依据。本文试图以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探讨鄂伦春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进而更好地进行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

  二、韦努蒂异化翻译观概述

  翻译界中的归化与异化之争由来已久,归化是指在翻译方法上恪守本族语表达方式,译文以译语、译语文化或者译语读者为归宿。与归化相反,异化则指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源语表达方式,译文以源语、源语文化或者原文作者为归宿。异化和归化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翻译思想家施莱尔马赫所提出,他在柏林德国皇家科学院发表题为《论翻译的不同方法》的演讲的最后,将翻译的途径总结为两种,要么使作者向读者靠拢,要么使读者向作者靠拢。他的这一思想被美国翻译学家韦努蒂所采用,发展出归化和异化的学说。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一书中,韦努蒂批判了自17世纪以来的以通顺和归化的翻译策略为主的翻译思想,认为归化的翻译将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打上了目的语文化的烙印,这是一种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而异化承认并容忍差异,并在目的语中形成文化差异。韦努蒂认为,翻译不能说是忠于源语文本,而要在目的语中重新创造原文中相类似的特殊表达方式,即抵抗式翻译。

  三、异化与民俗翻译和传播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民族传统所造成的的文化差异。而民俗文化作为本民族所传承的贴近身心和生活的特有文化,涵盖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组织、节日礼仪民俗等各个方面,在翻译传播的过程中面临在目的语(英语)中存在不对等的问题。如果说采取归化的处理方式,抹杀了原作的文化色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原作的不忠。异化翻译策略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保留源语言文化的特征,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使得中国民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为更多人所认知,从而彰显翻译的文化传播价值。异化翻译策略有助于在目的语中移植源语言表达,丰富目的语词汇表达,而民俗文化特有的表达通过异化的翻译方式移入英语语言当中,丰富了英语词汇表达,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化。

  四、鄂伦春民俗文化翻译策略

  “无边林海莽苍苍,拔地松桦亿万章”,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用来描写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描绘的正是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地大兴安岭的壮丽景色。鄂伦春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或是“使用驯鹿的人”,是典型的北方狩猎民族。清朝以前,人们称之为“索伦部”“打牲部”“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鄂伦春族形成了其特有的以狩猎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民俗文化,主要体现在生活生产、婚嫁丧葬、节庆礼节、宗教崇拜等方面。在翻译传播过程中,如何在最大限度地保留鄂伦春特色民俗文化的同时而又使得译文容易理解接受,是翻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音译、音译加注、直译、直译加注的异化策略值得采用借鉴。

  (一)音译法

  对于一些鄂伦春民俗所独有的、在英语中无相对应的词汇表达,可选择采取音译方法,选择与源语词汇相似的发音进行拼写转化。音译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言的特色,可以有效地将源语言文化移植到目的语文化中,是异化翻译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人名、地名和一些特色词的翻译。而如果给定语境中并没有提供关的解释说明,补充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就需要采取音译加注法,同时采用随注或者脚注的方式,补充译文中缺失的民俗文化背景,有利于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接受。例1:过去,鄂伦春人的衣着主要用狍皮制作。冬季的衣服用皮厚毛长的狍皮制作;夏季的衣服用皮薄毛短的狍皮制作。男皮袍叫“皮罗苏恩”,有两种:一种是长袍,长到膝盖以下;另一种是短皮袍,只到膝盖。Inthepast,theOroqenpeople’sclothesaremadeofroedeerfur.Winterclothesaremadeofthethickonewhereasthesummerclothesaremadeofthethinone.Men’sfurrobesarecalled“Piluosuen”.Therearetwokinds.Thelongonecoversbelowthekneesandtheshortonecoversonlytotheknees.这句话就可以直接将“皮罗苏恩”音译为“Piluosuen”,结合上下文对鄂伦春服饰的介绍,读者能够接收到鄂伦春特色服饰词汇,理解并感受鄂伦春服饰风情。例2:定居以前,鄂伦春族主要是住“仙人柱”,它是用三十多根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夏天的遮盖物有:“塔路”,即把桦树皮像瓦一样覆盖在架上。冬天的遮盖物叫“额尔敦”,用狍皮制作。Beforetheysettled,theOroqenpeoplelivedin“Xianrenzhu”,whichisaconicalstructuremadeofmorethan30woodenpoles.Insummer,itiscoveredwith“Talu”,whichismadeofbirchbarkandservesastilesovertheshed.Inwinter,itiscoveredwith“Eldon”,whichismadeofroedeerfur.原文中出现的“仙人柱”“塔路”“额尔敦”等词语是鄂伦春族的独特的居住民俗的特有表达,如果采取意译的方式,翻译成shed、cover等,则抹杀了鄂伦春族的民族文化色彩,也不宜引起读者的兴趣。而音译法将民族特色较好地保留,文内语境所附加的解释也能够使得读者了解其意义,能较好地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例3:做一名“莫日根”首先必须具备的素质是熟悉的地理。Tobecomea“Mergen”,ageatOroqenhunter,onehastopossessthequalityofbeingacquaintedwiththegeography.“莫日根”,鄂伦春语中指的是有着高超狩猎技能的猎手的意思,因而直接音译为“Mergen”并进行加入伴随的注解,既体现了民族特色,也化解了文化冲突。

  (二)直译法

  直译指的是按照原文字面的意思,逐字逐句地翻译。直译法是强调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在进行民俗相关内容翻译时,如果目的语中有相似的表达,而且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则可以采取直译法。如果对原文的民族文化背景有所补充,则仍需要加注。直译法可以较好的保留原作的风格和民族特色,对于推动民族文化地传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例4:鄂伦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阳神、月亮神、北斗星神、火神、天神、地神、风神、雨神、参考文献:[1]张宝均.全球化背景下翻译的异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2]郭建中.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0(1).雷神、水神、青草神、山神等。ThenaturalgodstheOroqenworshipincludesungod,moongod,dippergod,firegod,heavengod,groundgod,windgod,raingod,thundergod,watergod,grassgodandmountaingod,etc.此处涉及到鄂伦春人的宗教信仰习俗,采取直译方式直接翻译成“sungod,moongod”等。西方也有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神话的阿波罗太阳神、阿尔忒弥斯月亮神等,直译并不会引起较大的文化冲击,而且可以感受鄂伦春人的信仰崇拜民俗。例5:解放以前鄂伦春人的丧葬比较复杂,有风葬、火葬、水葬、土葬等多种葬法。风葬又叫树葬,是一种原始古老的丧葬方法,解放后逐渐被取消。Beforeliberation,theOroqenfuneraliscompli-cated.Therearewindburial,cremation,waterburial,groundburial,etc.Windburialisalsocalledwoodburial,whichisoldandprimitive.Itisgraduallyabol-ishedafterliberation.Note:WindburialisoneofOroqentraditionalburials.Thedeadbodywasputintoacoffinmadebybirchbark,wickersorhollowedlogsandthenthecof-finwasputonthecuttrunksofapineabouttwome-tersabovetheground风葬是鄂伦春人比较独特的丧葬民俗,人死后被放入由桦树皮或者柳条做成的棺材,放置在离地约两米高的松枝上。采取直译加注的形式,一方面保留了源语言文化中的风葬的民俗文化意象;另一方面通过加注的方式,避免死译使得译文晦涩难懂。

  五、结论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音译、音译加注、直译及直译加注的异化策略需要灵活采用、相互结合。以源语言为归宿的异化策略在民俗文化的翻译和传播中彰显了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并践行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让世界人民更好的了解中国鄂伦春民俗文化,增进文化交流,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流,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

  作者:潘玉姝 霍中惠 赵立伟



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


SCI学术指导


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