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一篇音乐论文,主要讲述了职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分析和新改革策略等等。本文选自:《人民音乐》,《人民音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3 21:00 热度:
文章是一篇音乐论文,主要讲述了职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分析和新改革策略等等。本文选自:《》,《人民音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介绍、评论优秀的中外音乐家名作。
摘要:音乐欣赏是以聆听、欣赏为主要表现方式洗涤学生的心灵,巧妙的在音乐作品中融入实践环节,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多角度的去感受音乐而且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上《节奏》这节课时,我会把绕口令与节奏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普通话,又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除此之外,可以把教室学生分成3组,运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让每一组学生负责练好该组的节奏,最后3组一起配合完成多声部音乐作品。
关键词:职校音乐,音乐教学,音乐发展,音乐论文
一、多元化的选择教材
本人在立信实习期间得知音乐欣赏是没有固定教材的,同时根据市场和学校的调查分析,目前还没有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的音乐教材,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安排的,外加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教学内容不断重复,使得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消失殆尽,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的教师在上音乐欣赏课时,课程设置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考虑到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劲头不足,很容易随波逐流。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浅显的讲述所教的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授课方式,给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如在上歌曲《当兵的人》的时候,教师不要单纯的教唱歌曲,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词曲作者、代表作品、歌曲体裁、创作背景等,同时可以拓展延伸的问一下学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种分类。其次,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发声练习,讲解一些简单的吸气、吐气、发声的知识,让学生简单的学习一下歌曲节拍的挥拍方式,最后再系统的学习歌曲。
二、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们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接受的音乐风格也层出不穷,因此我在上课的时候会借用现代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人声画面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上《流行音乐》这节课的时候,我会在导入环节播放几个现今比较有名的歌手画面,让学生积极说出歌手的代表作品,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很自然的提问学生流行音乐的定义,流行音乐的主要特点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问题,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全面升温,接下来就开始导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的特点,歌曲的创作背景等,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由于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流行音乐更加显示出多彩的风格。1、在流行歌曲中穿插西方的古典元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SHE的《不想长大》,它完全照搬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的主题旋律。2、在流行音乐中穿插中国的戏曲元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这首作品将中国的国粹-京剧唱腔融入流行音乐中,使国粹得以永世传承,也使流行音乐显现出多彩的艺术生命力。3、在流行音乐中穿插中国风的元素代表作品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的《青花瓷》,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熔于一炉,勾勒出流行音乐新的高度。
三、全方位的开展实践活动
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有分工协作的意识,而且让学生有了班级集体荣誉感。在《中国民歌欣赏》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让班级少数民族学生上讲台上来表演或者演唱自己民族的艺术歌曲和舞蹈,让其他的学生领略不同民族的风土文化人情。在《中国歌剧》这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选段中《北风吹》喜儿和杨白劳的角色,通过设身处地的人物扮演,让学生们体味音乐作品中鲜明的感情基调和丰富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