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您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目录 > 科技期刊目录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论文格式要求

《原子能科学技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办,1959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性学术与技术兼顾的原子能类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核科学技术方面具有创造性的科技成果,旨在促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论文格式要求

发布时间:2022-10-13 22:03 热度: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论文格式要求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11-2044/TL
国际标准刊号:1000-6931
主办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国内统一刊号:11-2044/TL

  国际标准刊号:1000-6931

  邮发代号:82-161

  《原子能科学技术》简介

  《原子能科学技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办,1959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性学术与技术兼顾的原子能类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核科学技术方面具有创造性的科技成果,旨在促进核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核技术与其它科学技术间的交叉渗透,推动核科技在国民经济方面的应用。

  推荐期刊: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期刊,杂志集权威性、理论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作者科研、晋级等方面的权威依据。

  《原子能科学技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原子能科学技术》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工程索引Compendex数据库(核心)、化学文摘(网络版)收录

  《原子能科学技术》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327;总被引频次:967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388;综合影响因子:0.264

  《原子能科学技术》栏目设置

  快报、物理、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及应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投稿须知

  1)文稿务求论点明确,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篇幅为5000字左右。

  2)文题简明(20个汉字以内);中英文摘要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城市名、省名和邮政编码,并应写叙述性文摘(含有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关键词为3~5个。

  3)文稿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分级编号,最多可用4级。引言不编号,也不写“引言”字样。

  4)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作者简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籍贯、职称、学位、从事专业需以页下注形式写明。

  5)文稿中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等位置的高低应区别明显;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在第1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文种。

  6)文稿中的数据不能同时以图和表表述,只能选择其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物理量用法定量符号表示;在图和表中用量与单位的比值表示数值,即量与单位之间用除号“/”相隔,如E/keV;图应另页放,正文中需放置插图的位置,留出适当空位,围以框线,在方框下写明中英文图号、图题和中文图注。

  7)参考文献须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数量不少于6个,最好个10以上,著录项目和格式见主页下载中心。

  8)来稿方式:请通过网站直接投稿。

  9)投稿须附作者单位(学术委员会或业务部门)对文稿内容的学术性、真实性,作者署名是否准确以及内容有无保密问题的审查证明(格式见主页下载中心),并将原件寄至编辑部。

  2017年《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05期投稿论文:

  贝叶斯理论在脉冲裂变中子能谱诊断中的应用谢红卫;龚建;王立宗;

  化学

  放射性废液中钚的耐辐射真菌吸附分离研究徐辉;王耀芹;王卫宪;韩小元;

  磁性功能改性杯[4]芳烃胺肟衍生物及其对铀的吸附特性彭国文;余丽梅;肖方竹;蒲移秋;

  Np(Ⅴ)在漳州伊利石上吸附作用的实验及建模研究马锋;靳强;高鹏元;陈宗元;

  收录论文:放射性废液中钚的耐辐射真菌吸附分离研究

  【摘要】:快速、高效、经济地清除放射性污染是核应急处置、污染场址修复的重点研究内容。从放射性污染土壤中提取、遴选出3种耐辐射真菌F3、F7和F16,研究了其对钚的吸附分离性能。3种真菌在弱酸性(pH=0.0~4.2)溶液中对钚均有较强的吸附,吸附率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升高。25℃下,10 m L pH值1.0溶液中10 ng/m L的钚几乎可被3种真菌完全吸附(吸附率95%),实测F3、F7和F16对钚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11 747±539)、(17 890±757)、(11 946±477)ng/g(干菌),平衡时间约为30 min。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主要受体扩散、粒内扩散等过程控制。以0.5 mol/L的Na HCO3为解吸剂,可定量回收吸附于微生物上的钚;用3种真菌吸附回收放化实验室高盐度放射性废液中的钚,全程回收率大于99%。

  【关键词】: 真菌 钚 吸附 回收

原子能科学技术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论文格式要求


SCI学术指导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论文格式要求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