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1 01:10 热度:
博士后基金研究方案应该怎么写? 集群智慧云科服(www.jiqunzhihui.org.cn) 博士后基金研究方案应该怎么写?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不够新颖,技术路线不够成熟,研究方案不够系统或不够完整、不可行。对方案的表述过于简单,集群智慧云科服(www.jiqunzhihui.org.cn)给您准备以下详细内容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做到大规模反馈同行评议意见的科研项目(计划)。这种做法,一方面,是NSFC项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反馈的意见也可以帮助申请人及时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申请书。 口袋科研在搜集和认真分析了大量未获资助的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同行评议意见后,总结出个常见问题,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申请NSFC项目有所帮助。 、研究方案缺乏可行性 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不够新颖,技术路线不够成熟,研究方案不够系统或不够完整、不可行。对方案的表述过于简单、不具体或过于粗糙,操作性不强。没有设置预案,实验设计存在漏洞或不合理、或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或有较明显的缺陷,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不适、重点不突出 主要表现为研究内容过少或过多,或过于宽泛,重点不突出或不集中。研究内容与目标不能很好地相互呼应,研究内容无法准确地反映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并实现研究目标。也有部分申请书的研究内容过于偏应用研究,不属于基金资助的范围。 、缺乏研究价值与创新性 主要是对项目创新性和研究价值的评价。专家提出的意见多为学术思想没有创新性或创新性不足,缺乏科学性或应用前景有限,立项依据不充分或夸大立项依据;不能准确把握和跟踪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应用前景论述不合理等。 、前期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缺乏 前期研究基础不扎实,缺乏必要的研究基础和相关的工作积累。主要表现为没有前期数据或者成果作为支撑,研究方向不稳定,以往的研究工作和承担的课题与申请书涉及的研究领域相关性不大。现有的研究条件不能完全满足研究需要并且未提出令人信服的解决途径等。 、研究队伍状况相对薄弱 研究队伍组成不合理,研究人员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及研究经历等背景,没有相应的实验技术人员支撑,不能完全满足研究需要。项目涉及的合作单位人员缺乏合作基础,是否可以进行实质性合作,缺乏让专家信服的理由等。 、申请书撰写不严谨 错别字、英文语法错误、专业术语使用不当,语言表达混乱,对问题的表述不严谨;格式不规范,如未按照规定标注引文,外文期刊名未使用斜体等,这些问题都在评议意见中被提及。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是申请人对申请书的写作重视不够。专家认为此类问题反映了申请人对待科研工作的态度不够严谨,如果将项目给了申请人,后期实验得出的数据和结论也很难让人信服,会浪费纳税人的钱。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不明确 科学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部分申请书提出的科学问题缺乏科学性,没有很好地凝练出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或者没有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或者科学问题不能很好地体现学术思想和创新性,或者过于强调拟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从评审意见的分析来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存在此类问题的比例较多。 、预期研究目标不合理 申请书提出的研究目标不明确,目标过大,过于分散,不够集中,预期目标难以实现。也有专家提出部分申请书预期研究成果不具体、层次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初次申请面上项目或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书当中,申请人对项目的执行周期或一定的资助经费额度范围内所能产生的研究成果预期缺乏经验,不能合理提出项目的预期目标。 、经费预算不合理 部分科目的经费预算开支偏高,计算依据与实际不符,或预算不够详细,评审专家无法准确判断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申请书中除了要按要求填写经费预算表外,还要列出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以及合作研究外拨资金,对购置单价≥万元的设备费要进行必要说明。 、其他 涉及问题主要有学术不规范,主持在研项目较多,投人时间无法保证,与正在执行的项目研究内容相似或可能有重复等,这类问题所占比例较小。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内容怎么写 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中,关于“研究价值”的表述方式为“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理论/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课题申请书中研究价值的主要写作要点。 理论/学术价值是指对理论问题的解释有什么用,也就是说,如果要写理论/学术价值的话,需要首先对应一个理论问题。因此,在撰写课题申请书的理论/学术研究价值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解释了之前某个解释不清的理论难题。比如,在你所确定的课题研究问题的方向上,以往研究是否一直存在尚未解释清楚的问题,若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便是理论/学术价值的写作方向。 二是在某个有争议的理论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针对某一争议性的问题,学界不同观点交锋激烈,在众多的观点之中,若是能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这也属于理论/学术价值之列。当然,此时尚不需考虑观点是否绝对正确、是否有创新。因为目前该问题本身就是有争议性的,观点尚未统一,也未形成共识,所以只要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可以。 三是补充或发展了已有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观点,如果自己认为已有研究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尚不完善,那么对其做出的回答也算是一种补充。 四是澄清了某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即在撰写理论/学术价值时,将写作焦点聚焦到一个尚未形成共识的概念上。 五是揭示了某个问题的理论机制。例如,若有人写偏实践性的问题,可以找到它对应的理论层面,然后找出实践问题的理论机制,这也可以作为理论/学术价值写作的一个点。 六是构建了某个概念的指标体系。如果是做量化研究,围绕某一概念建构一套指标体系,或是对基于该概念建构的已有的指标体系做了改进、拓展,也可以作为理论/学术价值。 七是提供新资料、改进研究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术价值同创新性要有所区分,撰写理论/学术价值时,新主题、新问题、新方法并不算理论价值。 一般来说,理论/学术价值部分要写两条或者三条,每条字数尽量控制在字左右,而后从每条的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小标题,做到小标题是对各条内容的凝练概括,各条内容是对小标题的解读阐释。 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撰写有哪些注意事项? 怎么查询国家自然基金参与人? 博士后基金研究方案应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