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1 01:10 热度:
年国自然青年基金年龄要求 集群智慧云科服(www.jiqunzhihui.org.cn) 国自然青年基金年龄是多少?据国自然官方消息,基金委决定自年开始,女性申请“杰青”年龄放宽至岁,而男性还是在周岁以内。 除了年龄要求,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验。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申请当年月日男性未满周岁,女性未满周岁。 相关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女性科研人员申请“杰青”年龄限制放宽至岁 年月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召开会议,明确从年起,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由周岁放宽到周岁。 知乎上最近对于这个新闻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这些政策的本意是为女性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生育和科研条件,削弱因为哺乳期带孩子对女性科研的负面影响,提高女性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但是部分网友并不认同,反对观点主要有几条: .资源应该向做出贡献的人倾斜,对国家有贡献的是有生育经历的女性,而不是所有女性。不生育的女性同样享受政策,这样对生育的女性来说不公平。 .应该把男性的杰青申请年龄也延长到岁,这样可以让男性科研人员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学术圈呆久了,就会发现一些女性科研人员,其实她们的科研不是自己做的。若有人去卡“女性”定义上的bug,谁知道会不会搞出些有意思的新闻呢?学术妲己、学术刘禅,学术岳不群等等… 而支持这一政策的网友,也不乏男性,纷纷声援: 亲眼见过很多三十多四十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因为带孩子减少了科研投入。所以,现在的行情是优青还有很多女性,但到杰青这一级,女性就凤毛麟角了。这样推迟三岁可以极大缓解她们的科研压力,释放她们的科研潜力。(@淡腾铲屎官二号) 已知青基、长江、优青都是对女性申请者放宽年龄限制的,结果之前杰青没放宽?如何看待:早就该放宽了。 反对那些用未育来反驳这个政策不合理的,很多大龄未育还不是被政策逼的,搞科研的女性在青基之前谁敢真正放松去生孩子,除非有个好老公以及家庭来负责照料孩子。女博士们的配偶大多数是男博士,男博士去企业赚大钱的话带孩子(普遍认为)不合理,男博士去搞科研占用男老师科研时间(普遍也认为)不合理,带孩子的事还是得自己承担。真正做科研的女性我就没见过岁以内生孩子的,岁以下的都凤毛麟角,无论去企业还是高校找工作还各种被歧视,支持国家政策倾斜!(@Joy Chu) 还有一些网友从更深层次的年龄方面进行科研制度合理性的探讨: 以年龄限制本身就不合理,理应取消所有年龄限制,消除年龄歧视(@咖啡猫) 岁,去高校面试,被一群五十多没成果的教授指指点点:太老了,年纪太大了(@匿名网友) 有什么可看待的,反正和我们没大佬挺、没背景的普通科研人没什么关系,即使放宽到退休年龄。(@匿名网友) 实际上,除了关于杰青申报年龄的延迟,自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推出了支持女性科研人员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科技界的广泛好评。小编简单总结了一下在科研领域对女性的支持,主要还有: 年初,首次在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各类项目评审中,注意把握在同等条件下女性科研人员优先的资助政策”。 年起,放宽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的年龄限制至周岁(男性为周岁)。 年在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伊始就将女性科研人员的申请年龄上限确定为周岁(男性为周岁)。 .允许女性因为生养原因延长所申请的项目结题时间个月。 .在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报告中向社会公布各类项目的女性占比等数据。 图. —年女性科研人员获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与平均获资助年龄 从这些政策的结果(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女性整体获国自然资助项数是增加的,平均获资助年龄也越来越年轻,约为岁,这在科研中越来越凸显出“她”力量的重要性。 小编近年来参加学术活动也发现,很多学术会议设置了女性科学家论坛,以圆桌会议的形式讨论如何让女性平衡工作和家庭。并且,越来越多的女性科学家在国际科研界崭露头角,例如屠呦呦、谢毅、颜宁、鲍哲南、郭再萍、卢怡君等知名科学家。 总之,这些政策的颁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女性科研人员的发展,当然任何事物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公平,国家愿意做出一些引领性的改革也说明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进步。你认为对女性科研的政策性支持是更有利于中国科研界的发展,还是打破了公平性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撰写有哪些注意事项? medsci国自然基金如何提升成功率? 国自然青年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