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1 01:13 热度:
海归经济学博士一次斩获国自然青年基金实操经验介绍 集群智慧云科服(www.jiqunzhihui.org.cn) 海归经济学博士一次斩获国自然青年基金实操经验介绍,固有观点是项目申请应服务于科研成果产出,不想花费过多精力申请项目。下文给您详细讲解国自然申请实操经验介绍! 考虑到教育部项目申请书较短,本人在和连续两年申请教育部项目,结果全部悲剧,且收不到任何评审反馈。由于经费紧张,外加终身教职评估要求,本人今年转战国自然青年项目,一次命中,且从评语来看大概率A。 下面介绍这篇分享的写作初衷和侧重点。奖励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是想和同路人分享经验。 本人感觉之前的经验分享有很多不错,但实操层面的干货较少,考虑到我在年前一篇关于经济学博士申请的文章帮助到很多后来的博士申请人,故期待写出一篇能在实操层面能帮助到之后国自然申请者的文章。 基于这点考量,本文更多的是实操层面的经验分享,个人心路历程和感受较少。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的经验与建议,第二部分是申请书各部分写作的经验与建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人专业是经济学,本文的经验会更多适用于经济与管理科学部,其它学部申请需要审慎参考。 一、总体经验与建议 ()相较于国社科/教育部项目,国自然申请更加公平,对海归也更友好。具体来说,国自然申请可以看到至少封同行匿名评审(管理科学部今年增加到封),教育部项目一封评审都看不到。 ()前期成果(对管理科学部尤其是顶级论文)很重要。 以国自然青年项目为例,经济类最好有至少一篇国际领域顶刊 (field top) 或者中文的《经济研究》,管理类最好有management science同级别期刊。 ()问题属性分类也比较重要,会影响评审专家的侧重点。 例如本人选择的是“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故在申请书撰写中会着重强调本项目聚焦了什么前沿问题,如何在方法上独辟蹊径,研究的科学性会较应用性更重要。 ()如果有条件强烈建议参考上一年申请到国自然对应项目的申请书,能保证申请书在架构和组织形式上不会有大的疏漏。 ()如果有条件强烈建议在申请书初稿完成后咨询学校科研部相关负责行政老师,他们大多对申请书各部分行文逻辑和组织架构有深入研究,能提出中肯且针对性的建议。 ()申请书准备周期不用很长。 全程大概周即可,大概天完成初稿,之后咨询学校负责老师,并根据建议修改。拖太长很容易影响申请书的完整性与逻辑性(具体参考下面第条)。 ()申请书本身也不用很长,毕竟评审专家时间有限。 例如本人是做理论的,整个申请书页左右,做实证或者实验的可以稍微长一些,但青年项目不建议超过页。 ()整个申请书一定要重点突出。 这点是本校科研部老师的重要建议。除了大家熟知的重点内容加粗,还应做到重点与创新点首尾呼应。 例如第一部分的研究意义如果提到了点,那么第二部分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最好也是相对应的点。 同理,第四部分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最好也是这点。简而言之,项目的重点与创新之处应该贯穿申请书全文。 ()用图表总结概括。 申请书各部分(尤其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目标、技术路线)开头最好有图表总结概括,更方便评审专家了解本项目的重点与创新点。 ()申请书应尽最大努力避免错别字。 本人今年申请的一个遗憾是评审专家在其它建议中指出“课题申请书中存在错别字和重打漏打的低级错误”。 后来本人又通读了全文,发现仅有处微小语言错误。好在专家对项目总体还是非常认可,否则可能影响最终申请结果。 二、项目申请书各部分建议 、项目的立项依据 这部分建议分成两部分,其中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总体而言,这部分和中英文论文的Introduction非常类似。 其中可以先介绍研究背景,进而提出本项目的研究问题,再在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重点阐述本项目研究的可能贡献。 应分类介绍与本项目相关的文献,然后比较本项目和已有文献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再次强调本项目的可能边际贡献。 相较于论文的Introduction部分,本人认为此部分写作有两点不同: () 在部分建议绘制以下表格,能让评审专家更清晰的看到申请人对已有文献的理解和申请项目在文献中的位置; 相关文献本课题区别本课题边际贡献 文献分支 对应中边际贡献 文献分支 对应中边际贡献 文献分支 对应中边际贡献 ……… () 项目申请书要求完整参考文献列表,这部分referencing一定要格式规范,按照文献作者姓氏顺序排列,且英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 、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正如项目申请书中所介绍的,这部分是申请书成功的关键。除阐述应内容详尽,语言简练外,本人还有如下建议: ()此部分建议分成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两部分,而不是三部分。原因是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经常很难拆解开来。 ()为方便评审专家更清晰了解项目的核心目标与内容,建议开始部分制作如下表格: ()各部分研究内容应相对详细,并搭配适当的理论推导/实证模型(拟采用的数据)。 这部分要让评审专家清晰的看到你的规划,而不是空想,并且说服他们你有能力完成自己设定的各部分研究目标。 ()在研究内容中可以适当将本项目与自己已有的成果建立联系,例如“本项目是申请人将已发表x论文中方法应用到y情景的尝试”,这样既能支持项目的创新性,又能支持可行性。 ()中拟解决的科学问题要对应到中的研究内容,例如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属于研究内容等等。 还建议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既包含部分申请人已经有较多思考的问题,也包含思路较少的问题,这样既能展示可行性,又能展示申请人对问题的不间断思考。 ()虽然没有要求,第部分结束建议还是附上参考文献,其中特别重要的参考文献可以和第部分有重合。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这部分建议分成三部分,其中为研究方法,为技术路线,为可行性分析。这部分看似复杂,但如果、部分写得清晰明了,此部分写作相对简单,本人有如下具体建议: 研究方法 介绍项目中应用的研究方法即可(例如理论推导、实证检验、数值模拟等),但要阐明每类研究方法具体在第部分的哪个研究内容用到。这些阐述能再次向评委展示项目确实是申请人细致思考过的研究课题,而不是空想。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一定要制成思维导图,否则很容易思路不清晰。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可以首先简要回顾第部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如何具有可行性,但重点应放在介绍申请人与团队的背景、已有成果、学术网络和依托平台。 评审专家的表格中明确有一项是“请评述申请人的创新潜力与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故仅强调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是不够的。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这部分基本可以对应中的边际贡献、、.., 然后略作展开说明即可。 、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这部分只需如实阐述研究的计划与预期成果。稍微需要注意的是预期成果应尽量与申请人已有成果相匹配,例如已经发表过field top可以说预期会有篇论文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如果预期成果水平显著高于申请人已有成果则应该做原因阐述。 申请书的第二大部分是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这部分相对简单,只需如实阐述即可。 稍微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条件应突出如何有利于本项目的展开,还可同时强调万事俱备、只欠经费,诚恳的展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确实需要国自然经费的支持。 最后的最后希望本文的分享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后来的申请者,祝同路人国自然各类项目申请顺利。 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撰写有哪些注意事项? 国自然首届“青年学生项目”究竟如何评? 国自然青年基金 国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