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刍议新形势下企业信访与心理疏导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实践,面对当前形势,对做好信访工作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推动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刍议新形势下企业信访与心理疏导

发布时间:2022-10-04 09:29 热度:

刍议新形势下企业信访与心理疏导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实践,面对当前形势,对做好信访工作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推动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当前形势;信访;和谐企业

  前言

  随着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信访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将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对信访对象实施心理干预,帮助其进行心理调适,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一、心理疏导是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需要

  有关条例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的需要每个人都会有心理问题,上访人员也不例外。例如,有的信访者在非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前提下,主观上会产生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认识,通过对他人或事物的批判行为来获得些许自我满足;有的信访者情绪易激动,思想混乱,难以表达清楚自己的真实思想,呈现出焦虑、不安、忧郁等心理特征;极少数信访者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通过心理专家诊断,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有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缓解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一些信访者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往往是长期未能解决但又有一定合理性,但现在法律、政策中没有与之相关的具体规定,难以变通,于是他们会牢骚满腹,因微小的刺激而大发雷霆,并把信访工作人员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对信访工作人员有逆反心理,话听不进,工作做不通。还有的信访者,对于信访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偏激心理等心理错位情况。如

  果信访工作人员多从情感人手,把握信访人的心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信访行为,就能缓解信访者的情绪,使他们能够与信访工作人员进行理性沟通,循序渐进地对信访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明了其中的是非与利害,听从信访工作人员的劝解和指导,不再采取过激行为解决问题。

  提高信访工作效能的需要在信访工作中,有的基层同志对一些初访问题,常常不以为然,对一些该办的事,采取拖、躲、压的办法;有的是政策宣传不到位,答复问题不一致,导致群众产生疑惑心理;有的问题则被各个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导致群众多方奔走无门;还有的人甚至态度恶劣,动不动就说“不服你去告”、“愿上哪上哪”,这些情况最容易引发群众的逆反心理,不仅加深和激化矛盾,导致越级上访,还可能把个体事件激化为群体事件。如果信访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在接待群众时,采取放松的手段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并通过耐心的解释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在心理沟通之后,再回到解决矛盾上来,就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心理疏导不仅建立在对信访对象的尊重上,而且注重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寻求精神归宿,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接访中,实施心理疏导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将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的途径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将心理疏导机制引入信访工作:

  1.心理专家进驻接访大厅

  心理专家进驻接访大厅,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坐诊两种方式。定期坐诊是指邀请心理专家每周集中到信访大厅一至两次,对于存在较重心理障碍的老上访户、缠访户,以及信访工作人员认为存在疑问的重访人员,进行诊断、鉴别。如果这些人员确实存在一定的物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则可由专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于鉴别出有精神疾病的人员则要联系其家属和社区T作人员,及时送往专业机构住院治疗。对于那些突发性质的闹访、群体上访等情况,可以临时邀请心理专家到现场进行疏导。接访大厅也要为心理专家进驻提供相应的条件,如单独的安静的会谈室、小型会议室等。由于目前大多数普通人还对心理咨询缺乏正确认识,应避免大肆宣传,或外挂“心理咨询室”的牌子,以免上访人员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2.对信访工作人员强化心理知识培训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现有 作人员进行培训。虽然有心理专家定期或不定期进驻大厅,但更多的日常丁作还是要南信访工作人员来承担,所以信访丁作人员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非常必要。对于现有的丁作人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对他们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培训,也可以鼓励他们自行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要逐步使所有的信访T作人员都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备一般的心理疏导能力。聘用信访T作人员时考虑要求其具有心理知识背景。考虑到信访l丁作对心理学知识背景的要求,在招聘新进人员时,优先考虑心理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部分高校还可以开设信访心理专业,为信访T作对口培养人才。

  3.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心理服务

  针对普通大众缺乏心理学常识,对心理咨询有偏见的现状,定期组织心理行、f 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学会调节自身情绪,注重心理健康;对于重点信访对象以及他们的亲友,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心理疾病,及时就诊,不能延误治疗时机。、

  三、对基层信访工作人员的要求

  信访工作是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密切联系群众以及职工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信访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信访形势不容乐观,企业信访同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从以上发生的几件信访事件可以看出,当前的信访工作不是只单纯解决某个人的问题,已经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越来越法制化、民主化、复杂化。面对当前形势,我们必须要把做好信访工作做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做为企业一名基层的信访工作人员,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企业的信访工作:

  1.完成三个结合。(1)职工利益与法律法规相结合。企业在制定重大改革方案,尤其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既要认真履行法定程序,也要兼顾改革力度和职工的承受程度。预先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依据充分、程序合法、操作规范。(2)加大宣传力度与制定有效措施相结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门户网站、企业报刊、广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是对如房屋分配、新机扩建、岗位调整等热门话题做好解释工作,引导职工按照正常的渠道反映问题,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各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预案和控制措施,对重点人员有具体的监护措施,责任到人。做到维护企业稳定,保障安全生产,杜绝越级上访。(3)疏与堵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信访,要采取教育疏导,达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目的。对于恶意缠访,影响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批评,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可移送公安部门依法查处。

  2.实现三个转变。一变职工上访为干部下访。各级领导干部、信访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到基层,密切关注职工的思想动向,对热门话题的反映动态,调查了解职工反映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二变被动上访为主动巡访,各基层信访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桥梁的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民情民意,听到职工真实的声音,及时获得深层次的信息,客观进行分析,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吧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三变单纯化解为综合解决。有些职工反映虽然是本单位的问题,但是相对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因此各单位要举一反三,结合案例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改进工作的不足,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履行职责,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信访问题。

  3.处理好三个关系。(1)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民主的进度决定公开的程度。如果固守旧的模式,什么都不敢公开,既不符合中央对于党务、政务公开的要求,群众也不会满意。如果公开的内容过于宽泛,可能会导致失密、泄密。既不利于解决问题,也不利于维护稳定。因此在公开与保密的环节上。做到既增强了信访工作的透明度,也要遵守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2)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信访工作不能墨守成规,要围绕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工作秩序,及时研究新的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对策,推出新制度、新措施,确保信访渠道畅通。信访人的权利得到了保障,信访工作效率才回提高。同事坚持领导干部民主接待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在继承信访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上大胆创新,以应对新的形势下矛盾的凹陷期的变化,有效的解决复杂的信访问题。(3)处理好解决实际问题与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的关系。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应积极疏导,化解矛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职工的凝聚作用,引导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既要为职工办实事,又要做好职工的稳定工作。信访工作人员要把感情做基础,温情做纽带,公开做手段,切实解决职工的信访问题。

  4.做到“三要一不”。“眼要明”。信访工作人员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辨别是非的政治眼光,认识到信访工作在惩治腐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工作存在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制定措施加以改进。“心要正”。信访工作人员在与当事人交谈时,要做到心态平衡,沉着冷静,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从中辨别问题的虚实程度。对反映属实的问题要依法给予帮助解决;对虚假问题,要及时宣传引导纠正,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舌要稳”。信访工作人员在与当事人交流时,要做到“违反原则的话不说,把我不准的话不说,不利于和谐的话不说”。不许愿,不激化矛盾,不糊弄信访工作人员在查办信访案件的时候,不能借机大捞一把,满足自己一丝贪欲,一定要做到“不该拿的不能拿,不该要的不要”,管好自己的手,不能授人以柄。



刍议新形势下企业信访与心理疏导


SCI学术指导


刍议新形势下企业信访与心理疏导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