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华,胡松华 摘要: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合一评审,不仅有其一定的可行性,提高质量管理的综合能力,强化环境检测的整理水平,而且还可大为简化评审过程的重复环节,繁重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4 09:29 热度:
徐晓华,胡松华
摘要: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合一评审,不仅有其一定的可行性,提高质量管理的综合能力,强化环境检测的整理水平,而且还可大为简化评审过程的重复环节,繁重劳作,节省工时和经费支出。充分体现了合一评审的互动、增值和双赢的有效性。
关键词: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合一评审
以往本公司根据《产品质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质技监函[2000]046),《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201-2001)和《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01:2005)等《准则》分别进行各自的重复的评审工作,费工费物,文献[1,2]指出,这三种考核方式的统一与“三合一”评审模式,已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其实国家质技监局【1999】87号文,业已明确授权CNAL负责进行实验室“三合一”的评审。此举不仅有其一定的可行性,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综合能力,强化环境检测的整体水平,而且还可简化评审过程中的重复环节,繁重劳作,节省工时和不必要的经费开支。
1 两者合一的可行性
从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两个《准则》不难看出,两者的内容有相当部分是通用和互补的,执行者在读通熟练之后,完全可以将其融会贯通,合一实施。尽管质技监函[2000]046《准则》有条款126个,CNAL201-2001《准则》仅有52个,两者数量相差一倍之多,但就其核心内容,评审要素及相关要求而言,都是几近一致和基本相通的。从而为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进行了两者合一评审提供了可能性。为此,有的学者[2,3]也同样指出,将这种质量管理体系合而为一的监督评审终将成为时代的必然。
2 合一内查的有效性
首先要在公司成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合一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组织工作。引领本公司全员在内部认真学习,全面统一地把握有关《准则》的核心,并根据《准则》要求,进行包括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评审,人员责权,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方法,记录,证书和报告等诸要素进行内查内审[1-4],做到步调一致,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培训、考核、归档和上岗。虽然内审表的内容和审查重点各有异同,但这也会促使被审查者全面综合、融会贯通地提升环境检测的自身能力和科技人员的总体质量素质,得以一举两得、更好地达到双评审的预期目标。
3 质量体系的文件化
质量体系文件结构[4]和编写原则[5],应沿循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等四层次,应充分满足和体现《准则》相关要求,真实地反映实验室的实际活动、水平和特点,并做到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能够同时,层次分明、相辅相成地全部反映在质量体系的文件化之中。这是在两者合一评审中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4 文件形成的完整性
对于初步形成的质量体系的文件,必须制定相关制度和要求,使之不断地得以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达到日趋完善实用的完整目标。必须强调做到文件编写人员的内部沟通,对文件进行协调审查,使文件层次分明,过程步调一致,职责界定明确,接口清晰明了。对照《准则》,对文件的符合型进行内查,使《准则》中所以要求,都能在文件中得到体现和的落实。通过与职能部门沟通,进一步审查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使质量活动识别充分,技术描述详尽明晰,符合各自实验室的现状。总之,通过对文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全面内审,以验证是否均可满足质量体系总体功能的设计要求。
5 质量信息网络化
为使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合一内审和评审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系统化、有序化、高效化和网络化,促进緟深挖掘开发,信息资源共享。本公司参照《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数据采集规范》(HJ/T78-2001)和《环境保护档案机读目录数据交换格式》(HJ/79-2001)等行业标准,自行建立了环境检测实验室信息资源管理系统(L1RMS)[6],从而为环境检测实验室实现无纸化、电子化和自动化,开创了良好的开端和有利的基础。进而更有利于推动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两者合一评审网络化高效化的开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池靖,刘砚华.环保系统质量认证的工作程序[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4):1-4.
[3]郭晓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之管见[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6):1-3.
[4]陈公北.环境监测机构的认可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5):5-6.
[5]钱江.建立实验室认可的文件化质量体系[J].2002, 14(4):5-7.
[6]郭亚东,薛媛红.市级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思路[J],2002,1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