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佳1,刘晓燕2 摘要: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仍然较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4 09:29 热度:
廖佳1,刘晓燕2 摘要: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仍然较弱,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差等诸多问题。本文房地产论文针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来加强学生核心竞争力,以期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相应建议。
关键字:工程管理;综合能力;实践教学
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房地产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剧,企业迫切希望高校能够培养出各种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来解决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但据调查,目前本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1-2]。
1 绪论
从高校的培养计划来看,各门课程都有相应的设置,但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开始的时间都不太长,高校教学主要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一定的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导致了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总体”认识,从而导致学生综合能力较差,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5]。
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应该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进行集成化教学,本文针对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提出在专业核心课的设置上存在有机连接,并阐述如何将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及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集成化发展,以加强本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学生自身的培养与锻炼,满足社会对高水平复合工程人才的需求。
2 工程管理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新型的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在我校的成立时间不长,主要有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两个方向,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依靠传统的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课设置都比较完善,但是各个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却存在很大问题。许多专业课的课时安排得比较少,也无与之配套的软件进行辅助,如项目管理课程,教师只能在极短的课时内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没有project和PKPM软件的辅佐,无法进行课程设计和模拟实训,缺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要存在差距。
虽然我校积极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在造价方面引入各种电算化软件,也引入相应的实训,但是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性不够,作为工程管理主要培养方向-工程造价和项目管理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在项目管理规划大力推广的时代,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与P3软件没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培养未涉及如何将这两门课以及软件的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仅仅具备编制概预算或者施工的能力,而缺乏利用定额与图纸编制与工程匹配的施工项目规划(即人、材、机、资金使用计划,并对其优化)的集成化能力。作为培养实践能力的三本院校,尤其应该加强此方面的集成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工程管理专业“集成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内涵
作为以“项目管理”和“造价”为主要方向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环节的能力训练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质。教学改革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软件学习+实习+综合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成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3.1 理论课教学
其中:“理论课”指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如土木工程概预算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求学生在了解定额与清单组成的基础上,掌握建筑安装工程编制方法,工程概预算的审查与竣工结算的编制方法,训练学生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和清单报价的技能。项目管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施工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方向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九大知识管理的能力。
3.2 软件教学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学习好理论课的同时,对于各自课程,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软件学习的基础上,提供学生实际的工程图纸,通过课程设计将学生分组(5-8人),利用真实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该门课程的软件,主要涉及工程绘图软件,工程量计算软件以及项目管理软件,通过这些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技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及创新性作用,将核心知识转换为学生的核心技能。
3.3 实习
在理论与软件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实习,通过实习为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对课程进行全面复习和更深入理解,印证和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找寻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差距及原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社会交往的能力等,提高专业思想认识,让学生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的锻炼。
3.4 课程设计综合教学
除此之外,更要注重课程、软件等综合使用,在各自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要结合工程实践中的项目管理,在工程量计算的基础上,运用项目管理技术对计算工程进行分解,并按照分解进行人、材、机、资金的合理布置,再引入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来实施进度、成本的综合管理、控制与优化,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过程,培养学生力求以自己掌握的理论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即将可能从事的工作,反思并在实习中弥补理论学习的不足,提高自身就业的综合能力。
4 总结
总之,实践教学改革强调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能更好地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将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 高等建筑教育第18卷第2期2009年:39-41.
[2] 王立国,高平.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3):92-95.
[3] 董肇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第14卷第1期2008年3月:75-79.
[4] 冯东梅, 王永坤.基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工程管理专业“多合一”教学模式探析[EB/OL]. http://www.dxlwen.com/article-288.html:2010-06-29
[5] 李惠玲,刘光忱,赵亮,黄昌铁.工程管理专业“三明治”教学模式探析,中国建设教育,第8卷第8期2007年8月: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