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旅游天时地利政和,但旅游经济却未取得相应成效。本文从主流目标客源定位、影响城市形象人为问题以及对外对内宣传方面加以分析及建议,以期港城旅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4 09:29 热度:
浅析影响连云港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崔小雨
[关键词]连云港市 主流目标客源 城市形象 宣传力度
[摘要]连云港市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旅游天时地利政和,但旅游经济却未取得相应成效。本文从主流目标客源定位、影响城市形象人为问题以及对外对内宣传方面加以分析及建议,以期港城旅游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东邻黄海,旅游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拥有花果山、连岛、孔望山及渔湾、东海温泉度假村、抗日山六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以及桃花涧、高公岛等十多个国家3A或2A风景区,其景点之多、海滩之美不仅在江苏省滨海城市中首屈一指,也是中国其他省份许多沿海城市望尘莫及的,但连云港市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远未达到其旅游资源的可期望值。对七个北部黄海沿岸旅游城市年接待游人数量进行对比(如下表)
单位:千万人次
城市
年份 青岛 大连 烟台 威海 日照 连云港
2009 4003 3517 2762 1871 1742 1220
2010 4300 3870 3272 2149 2053 1405
可以发现连云港每年接待游客的数量不足青岛的三分之一,不足烟台的二分之一,其实无论青岛还是烟台的旅游自然资源并不比连云港市更丰富。虽然青岛、大连、烟台这些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对其旅游业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与GDP不差上下、旅游资源相对薄弱的日照相比来看,2009年日照比连云港市多接待游客522万人次,2010年比连云港市多接待游客648万人次。考虑到连云港市比日照市总人口多出将近200万,两地实际接待外来游客数量的差额应该比上面的数字超出至少40万。
连云港市发展旅游拥有天时地利政和的有利条件,然而连云港市的旅游经济一直因为欠缺人气而未能取得与其旅游资源相匹配的最佳成效。思索影响连云港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感到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关注与改善。
一、 求真务实,客观定位主流目标客源
根据多年来旅游统计资料显示,连云港市每年接待外来游客数量的60-70%来自于以连云港市为中心300公里半径区域内的苏、鲁、豫、皖四省,这种现象是与连云港的城市特性有很大关联的。众所周知,连云港市虽有“海、古、神、幽、奇、泉”之美,但自然景观规模较小,分布较散。城市建设由于受经济实力、人口数量、地理布局以及历史成因的影响,建筑景观总体表现单调呆板、色彩灰暗,缺乏青岛、大连与烟台那种中欧合璧式建筑风范,而城市商业、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也未达到理想的繁华与大气,加之长期以来旅游宣传工作的不到位,连云港市在国外甚至国内很多地区还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促使民众旅游行为的实现主要是受出游动机、经济能力以及可利用时间三因素决定的,所以发展连云港市旅游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还是要依靠那些利用双休日或三天小长假可以轻松往返于其居所地与港城之间并达到一定休闲与游览目的的人们。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以及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的发展,连云港市的主流目标客源可以扩大到以连云港市为中心600公里半径区域范围内的居民,这个区域波及江苏与上海市全部、安徽与山东大部以及河南、浙江部分地区,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客源集中地。在当前情况下,务真求实,明确主流目标客源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做好相应的旅游宣传与服务工作,也才能最终达到客源流入的实现。
二、 正视自己,解决影响城市形象的人为问题
城市形象涉及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商贸水平、建筑景观、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市民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实质上分为两类: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正如真正的美人不但要天生丽质还需气质优雅一样,能够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同样也需要兼备自然与气质之美,而一个城市的“气质”主要取决于这个城市的人为因素。连云港市山水相依,景色秀丽,造物主赋予连云港市不凡的自然容颜,为其造就了令许多城市羡慕的先天底蕴,而一些人为因素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城气质,让港城形象打了折扣。连云港人应该正视自己,解决问题,才能把港城建成人们向往的旅游休闲胜地。
1、卫生环境问题
近几年,连云港市加快建设东方大港步伐,随着港口货物储存及卸装量的不断加大,港区环境每况愈下。各种矿砂的露天堆集与运输造成港区空气悬浮物颗粒超标,随风漫起的沙尘让通往港区的道路及周边旅游景点蓬头垢面,严重影响游人的兴致。政府应对有关经营方在矿砂装卸运输中的喷雾喷水与露天堆集后的抑尘网覆盖作业是否到位进行严格监管,加大投资搞好场地周边区域及道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与维护。而在游人必至的连云区墟沟街市,政府应对商业门店的建设与门脸装潢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在街道两侧配备足够的垃圾储放设备,安排环卫人员对露天排水沟积存的塑料垃圾进行定期清理。
2、城市交通问题
由于连云港建市的历史原因,市中心所在地新浦区距离海滨所在地连云区35公里,这段路程对于非自驾或非经旅行社组团的外地散客来说可以乘火车、出租车或公交车解决。但由于火车受时点限制严格,出租车费用较高,城市公交车也就成为散客们最好的选择。然而连云港市长途客运站及火车站仅有直达花果山景点的线路,若去连岛、渔湾等景区则需转乘公交车,这无疑浪费了那些乘坐火车或大巴来港散客们的时间与精力。另外,城市公交车普遍车龄较长、外观老旧、内部不洁,晚间停运时点过早,而停靠于车站的出租车经常采取拼客运营方式,这些都给外来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从某种意义来说,城市公交车与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旅游城市更应珍重这个窗口的作用与意义。
3、购物环境问题
曾经分别于2010年8月份与12月份在火车上先后对结束连云港旅行的12名乘客进行随访,发现他们在连云港期间夏季人均购物消费不足130元,冬季不足100元。普遍反映景点所在地连云区的商业建设没有海滨城市应有的规模与繁华 ,不能满足他们本来的购物意向。比如国家工商机关授信的本地特产专卖店的缺乏,让很多本来想买较高档次“东海水晶”馈赠亲朋的游客放弃了购买计划,海鲜一条街一些商户的欺客宰客行为让意欲尝鲜的人们打了退堂鼓,而韩国小商品市场环境低劣,特色产品缺乏,也让一些本打算在港城采购韩货的年轻旅游者捂紧了口袋。
4、景区门票价格问题
其实,无论花果山的百元门票还是连岛浴场的50元门票,一直都为港城外来游客所非议。在游客看来,这不仅仅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更反映出连云港人对外来游客的包容问题。如果不能做到像其他海滨浴场那样免费开放,又是否可以考虑降低票价呢?当年美国迪士尼在巴黎建园后也曾因超出人们认可程度的入园票价遭到了法国人的冷落,直至票价调低后才得以达到应有的经营效果。作为最能够吸引外地游客的二处旅游资源,连岛大沙湾海滨浴场与花果山景区如果能够采取低票价入场策略,一定会给港城旅游增添不少人气,从而带动旅游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 不遗余力,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近几年,连云港市政府通过电视、网络媒体以及其他形式不断加
大港城旅游宣传力度,让港城在国内以及国外知名度有所提升。但连云港市在旅游宣传方面,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敢于投资,加大多渠道对外宣传力度。从2007年起连云港市旅游广告宣传片先后在央视某些频道曾有过持续数月至一年的出现,但与其他旅游城市在央视的广告宣传相比,港城宣传片播映密度低,播映时点偏、持续时间短,力度明显不够,而在省级卫视频道中更是难觅港城宣传片的踪影。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电视媒体凭借其画面的生动与受众的广泛依然是城市或景区宣传的最佳途径。在连云港尚未最大程度打响国内国际知名度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该敢于投资以加大港城在央视甚至目标客源所在各省级卫视频道中的长期宣传。鉴于网络应用在城市中青年居民已广泛普及,而中青年恰是海滨城市旅游度假的最忠实群体,与知名网站积极合作通过网络进行港城宣传亟待加强。在列车上作宣传对于港城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连云港市有直达北京以及新疆、山西、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各省会城市的直通列车,线路辐射遍及中国大江南北,如果能够与铁路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列车运行中以播音或影像方式对港城进行宣传,必定能够起到很大成效。
2、积极引导,提高本地市民参与旅游共建意识。旅游宣传包括对内对外的宣传,相比对外宣传,港城在对内宣传方面更是任重道远,有很多工作要做。
2009年连云港市旅游总收入134亿元,占当年GDP(941亿元)比重为14.24%,2010年旅游总收入154亿元,占当年GDP(1150亿元)比重13.39%,显然旅游产业已成为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性产业,然而很多居民甚至一些企事业单位没有认识到旅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自身发展与港城旅游发展的密切关联性,思想意识中注重眼前与现实的经济利益而对保护与优化港城旅游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当居民们遗憾于缺乏规划与节制的采石让壮丽的云台山满目疮痍、风韵受损时,一些商户没有想到自己贪图一时一己利益欺宰外来游客的行为对本地民风声誉的伤害将如同采石对山体的损坏那样永难弥补。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本地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大力宣扬发展旅游事业对于港城的重要意义,提高市民参与旅游城市共建意识。
政府与居民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齐心合力克服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才能促成连云港市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以实现对地方综合经济实力的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