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呈现出国际化、集成化、信息化趋势,本文从项目全寿命期管理、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和全面一体化管理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内涵,并提出了工程建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4 09:29 热度:
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分析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呈现出国际化、集成化、信息化趋势,本文从项目全寿命期管理、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和全面一体化管理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内涵,并提出了工程建设企业的发展策略。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张国富
关键词:项目管理 集成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大、业主需求的改变以及项目管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呈现出国际化、集成化、信息化趋势。
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我国有许多项目已通过国际招标、咨询等方式运作,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使得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成为趋势和潮流。项目参与各方的国际化,使得项目管理上升到知识经济的高度,成为高知识、高技能的活动。
1.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 所谓集成化管理,是指运用集成思想,通过保证管理对象和管理系统完整的内部联系,提高系统的整体协调程度,最终达到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项目管理的集成化,不仅是指项目全寿命期的集成管理,而且包括项目工期、造价、质量、安全、环境等要素的集成管理。此外,还应考虑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体化。
1.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伴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项目管的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国内外许多企业已开始大量应用项目管理软件,有的企业还从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建立基于Internet的项目管理集成化信息平台,将成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纵向管理集成--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横向管理集成--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管理环境集成--全面一体化管理。
2.1项目进展阶段的集成--项目全寿命期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视角,运用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相对分离的项目策划决策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建立项目策划决策、建设实施、运营维护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提升。
(1)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起源。主要基于以下原因:①越来越多的业主需要承包商提供项目全寿命期的管理服务,以降低项目全寿命期成本、缩短项目建设工期、减少项目投资风险;②承包商也希望拓展自身的经营业务,在承担更多承包风险的同时,可增加获得更大利润的机会;③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日趋庞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已成为研究、开发、建设和运营的结合体,从而使项目从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直至运营维护的全过程一体化管理要求增加;④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实行,既是顺应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需求,同时也为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2)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包括目标系统、组织系统、信息系统几个方面。
2.2项目管理目标的集成--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 由于项目目标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得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不应仅考虑建设工程项目本身建造成本的控制,同时应考虑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社会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1)项目工期成本。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建造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增加,间接成本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减少。在考虑项目总成本时,还应考虑工期变化带来的其他损益,包括效益增量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等。为了控制项目工期成本,需要从多种进度计划方案中寻求项目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
(2)项目质量成本。项目质量成本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为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造成的损失费用总和。具体包括:控制成本、损失成本及特定情况下的外部质量成本。
(3)项目社会成本。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对世界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化潮流。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业主、供应商、金融机构、社区以及所在地政府的社会责任。当然包括企业员工的安全、福利、教育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责任。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加大项目造价,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必须要考虑社会成本。
2.3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集成--全面一体化管理
所谓全面一体化管理,是指企业在其所有领域内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为核心,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依据国际管理性标准框架,融合其他管理要求,集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标准,通过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协调一致管理,其目的是使顾客满意及员工、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企业应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的策略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发展趋势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企业应努力适应建筑市场需求,转变市场经营理念,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培养项目管理人才,应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实力,追求卓越绩效。
3.1从项目的阶段性管理发展为全寿命期管理 有条件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实施工程总承包,我国一些工程设计企业已在工程总承包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3.2从项目目标的分散管理发展为综合管理 传统管理模式下将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割裂后的分散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3.3从各自的项目管理软件发展为统一的项目信息平台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信息化,工程项目业主、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管理单位分别应用项目管理软件,然后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信息传输的方式,将由以业主为主导的项目信息平台所替代。
3.4从追求单一的质量管理发展为追求卓越绩效管理 随着全面一体化管理的发展,企业不应仅仅满足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也不能只追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集成,应追求卓越管理,将所关注的质量管理上升为经营管理的“大质量”管理,强调企业的战略策划、经营结果和社会责任,持续改进管理绩效,以满足并不断超越业主、社会、员工及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1章胜平,丁烈云 大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动态联盟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5):112-115
2陈光,成虎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土木工程学,2004(10):87-91
[3]刘伊生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