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者女性观的继承与背离 张彩云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水浒传》在描写起义英雄由行侠仗义的自发斗争走向有组织的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既塑造了无数勇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3 21:01 热度:
《水浒传》作者女性观的继承与背离
张彩云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水浒传》在描写起义英雄由行侠仗义的自发斗争走向有组织的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既塑造了无数勇猛豪爽的梁山好汉,也刻画了许多有思想、有性格的女性形象。由于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角色意识。当然,也饱含着作者对这些女性形象的独特感情。《水浒传》作者女性观的继承与背离一文中,试通过分析文本,了解作者女性观对传统的继承与背离。
关键词:《水浒传》,女性观,继承,背离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观念紧密结合,形成了“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等基本理念。发展到宋元明之际的程朱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观念,对妇女的要求尤其苛刻,进一步加强了对女性的禁锢。《水浒传》虽然主要写的是男性的世界,女性只是起到一个陪衬或铺垫的作用。但是在对女性的叙述中,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妇女观。作者在描写女性时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一种传统的儒家思想要求的妇女观。这是对传统女性观的一种继承。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意识不断增强,反映到作品中的女性观,也有些冲破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流露出一些民主的思想,体现了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背离。
第一节作者对传统女性观的继承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第一、“男强女弱”思想的影响。在儒家思想看来,男子是一家之主,女性应该依附于男性而生存,女性必须严格遵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样的女人才会受人尊敬,这无疑给女性更多的禁锢和束缚。《水浒传》宣扬了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念,其女性观必然会继承传统的观念。
第二、“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儒家倡导禁欲思想,因此形成错误的“养生”观念。儒家思想认为:行欲会耗损男子的精元之气,而禁欲则会使人精力充沛。而女子正是斫伤男子的斧子。所以《水浒传》中的好汉们大都疏远女色,他们认为这是保持体力的重要措施。《水浒传》中提到某人喜爱习武时,往往会附上一句“不爱女色”之类的话。如晁盖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体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宋江原来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卢俊义平息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等。
第三、“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几位女英雄的遭遇可以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尽管她们武艺高强,武功都比她们的丈夫好,在梁山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每次出征,她们都是随夫而行;梁山排座次时,只能列于她们的丈夫的后面;当她们的丈夫战死沙场时,除顾大嫂侥幸存活外,其余都是随夫战死沙场。女英雄的命运无疑是“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封建伦理道德观对作者思想的束缚。
第四、|儒家思想往往把“友”与“色”处于对立、排斥的地位。水浒好汉们大都“重友”、“轻色”,“重色轻友”是会遭到人们的蔑视和贬斥的。《水浒传》中的好汉们看重的是朋友义气,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可以流血拼命。如果好色,他们认为就会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而且真正的英雄是不会好色的,是能够抵制住美色的诱惑的,武松和燕青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而潘金莲、李师师作为陪衬或铺垫,用姿色或性命成就了男性英雄。
第五、有意压抑女性的情感需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她们的婚姻都很不幸,她们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但是作者却忽视和压抑她们的情感需求,使她们正常的情感追求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把她们的行为说成是“淫荡”,而她们又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她们所受的惩罚比男子要重的多,如西门庆是被武松打斗致死的,而潘金莲是被挖出心肝;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