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室内形态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室内装饰要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逐渐追求个性化的装饰设计,于是就开始考虑到用漏窗形式来装饰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3 21:01 热度: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室内形态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室内装饰要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逐渐追求个性化的装饰设计,于是就开始考虑到用漏窗形式来装饰建筑室内,同时又能表达出了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漏窗准确地传达了在建筑室内装饰所要表现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充分体现出设计的个性化。漏窗既有图案符号系统特色,又能作为装饰艺术品供人欣赏,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使漏窗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建筑装饰的领域。
一、 传统建筑中的漏窗装饰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漏窗是被大量运用的。最早应用漏窗是在明代时期,因为明代是家具艺术发展的成熟时期,各类家具的形式种类多姿多彩,同类品种中,繁简不同,装饰花纹不同,艺术效果也不相同。尤其是园壁上的漏窗就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色彩。因此在《园冶》中,漏窗,一专业术语,是园林和建筑中特有的艺术处理手法。汉语大词典解:具有各种漏空图案的窗孔。由石、砖、木雕花或瓦、陶瓷、水泥块等砌成,用以装饰墙面和点缀园林景色,又名花窗、花墙漏。漏窗实为一扇窗口,一面镜子。园林有漏窗,人也有漏窗。在传统建筑的窗格、门窗、门卦(位于门楣上方)、牌坊等地方常常会用到一些漏窗的图案作为装饰,有花卉、鸟兽、山水或几何图形,也有以传奇小说、戏曲及佛、道故事的某些场面为题材。如沧浪亭的一百零八式漏窗,留园长廊的三十多种漏窗,都已名闻天下。而内容最具文化意义的,当推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
此外,传统建筑中的牌匾、屏障、廊壁,是漏窗装饰在传统建筑中的另一种运用形式。这类漏窗装饰通常是引申哲理,突破建筑景物的有限时空,指引鉴赏者从心理的角度产生人生的、历史的、宇宙的哲学感悟,它充分运用了漏窗的表意性特征。如北京故宫的许多殿屋内,常常在墙上悬挂着一块牌匾,这块牌匾就是以漏窗的装饰形式表现的,这是使漏窗融入建筑环境的一种很高雅的方式,同时这些漏窗装饰也赋予了空间强烈的主题意义。此外,这些漏窗装饰体量可长可短,十分灵活,能很好的的适应各种大小不同的空间。
如杭州郭庄的设计,就是运用大量漏窗图案设计的形式,它在其历史上已经有好几百年了,并且属于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特色的私家园林。只要你一走进郭庄就能处处看到它以漏窗形式设计在很多的地方,无处不有,有的是用在围墙上作为一种借景和装饰的作用,有的是用在凉亭和围栏上作为一种图案来表现其独特的美。从整个空间上来说它运用漏窗设计的形式充分表达出设计上符号化和形式美,使人产生不同想象空间和一定意境的感受。同样杭州北山街上一带的围墙上也运用很多漏窗图案来作为装饰,这都说明漏窗已经能够以自己独特形式融入传统建筑环境中。也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结构和表意性含义。
从上面所列举几种形式可以看出,传统建筑中采用的漏窗装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偏重与图案纹样造型的变化,通过简化、变形、叠加等形式将漏窗与建筑构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另一类偏重于漏窗装饰符号的意义传达。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传统建筑中常用的牌坊、对联等。如黄山市歙县棠樾牌坊群,这个牌坊上面就有好几处图案纹样都是以漏窗装饰形式表现的,也是建筑中文化积淀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把漏窗的符号性语言转化为建筑装饰,使漏窗传达的意义在建筑中找到了有效的载体。
二、漏窗在建筑空间与室内中的表现
园林的留白韵事莫过于漏窗的表现。中国园林向来追求虚实结合,通过借景、隔景、引景、泄景等方法,在方圆之间铺陈出大千山林,既隔又引的“漏窗”不啻点染了园林的空间美感。漏窗多有梅花、拐子、冰纹、几何等各种古典图案,“取势在曲不在直,命意在虚不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