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雕塑的产生、发展与特点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信仰、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当人类还生活在天然岩洞中,需要与威胁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3 21:01 热度:
一、雕塑的产生、发展与特点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信仰、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当人类还生活在天然岩洞中,需要与威胁生命的野兽作斗争的蒙昧时期,就已经知道敲打石头,并把它打击磨制成锐利的武器或割削工具,进而运用审美意识和智能把一些可利用的物体雕磨成脱离实用的装饰品,以至成为单纯的雕塑作品。
雕塑是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的物质材料(如石、木、金属、石膏、粘土及树脂等),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的、可观的、可触的三维实体,以主体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我们把它称之为“凝固的舞蹈和诗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在现代艺术中甚至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五维的雕塑、动态雕塑以及软雕塑等。使人们改变了时空观念,突破传统的三维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方面进行探索。
二、中国城市雕塑的内涵
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各时代人文精神的升华,是社会生活的记录,不仅具有表彰政治功勋的功能,而且在特定的社会里又是宗教精神的结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城市雕塑反映着不同时代人类的意识、美感和愿望。进入21世纪,城市雕塑艺术随着各种艺术流派的影响而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物质化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开始笼罩着中国,这种具有全球化背景的意识形态开始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套新的世俗社会的价值观。有学者认为当今的世俗社会是一个“没有世界观的社会”,而中国当代城市雕塑的确是和这种趋向是同步的。当代城市雕塑的新的倾向是消解传统价值,以颠覆、解构、调侃、反讽、挪用等方式来展现这个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它使过去城市雕塑的承载和使命感变得轻松好玩;使曾经的纪念碑变成了人性欲望和感性要求的载体;它使神的殿堂变成为一个凡夫俗子的世界;它使神圣的造型变为日常的、普通的生活细节。有一部分当代雕塑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了对当代精神现实的批判态度。但是,也有相当多的艺术家还只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和玩味上,其中有的甚至在努力迎合某种时尚的趣味,甚至推波助澜。就是对于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当代城市雕塑而言,光是批判也还是不够的。当代城市雕塑需要建设新的价值体系,因为仅仅是一般性的批判,已经很难给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注入更多的建设性的内容。也就是说,中国当代城市雕塑在继续关注中国的文化精神现实的同时,如何积极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推动公共领域的交流和对话,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促进积极健康的人格精神的培养等,这些都应该是当代艺术家义不容辞的工作。
三、中国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向
面对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处理个人与公共社会的关系;如何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如何培养人的权利意识等,应该都是当代城市雕塑所应该介入的领域。不是要重回道德说教式的传统价值上,而是要在新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建构新的精神价值,让当代城市雕塑成为有责任感和有担当的艺术,这是我们对当代城市雕塑的期待。现代城市雕塑无论是在其造型上、时空概念、价值趋向还是材料的多样性选择上,都充分地体现了其有别于传统的、新时代的特有的风貌。以下是未来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向:
第一,具有影响力。当我们谈论一件城市雕塑品的历史、社会及艺术价值时,它的影响力占据着主要地位。影响力主要是指在城市雕塑作品表现中要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公共性、艺术性以及精神穿透力。
第二,具有标记性。也可以说是影响力,但它与影响力又有所区别。当人们走进一座城市,城市雕塑所承载的应该是这座城市的精神符号、历史特点、文化象征,应该成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