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某工程基坑坍塌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 要:在重大施工坍塌事故中基坑坍塌事故约占一半左右,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十分惨痛的。本工程基坑支护由于缺乏地勘、设计的支持,未按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和监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某工程基坑坍塌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发布时间:2022-10-02 21:14 热度:

某工程基坑坍塌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 要:在重大施工坍塌事故中基坑坍塌事故约占一半左右,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十分惨痛的。本工程基坑支护由于缺乏地勘、设计的支持,未按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和监控,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现场管理经验,对意外情况处置不当,导致坍塌,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教训是深刻的。通过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今后防范类似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借鉴的实际案例。

  关键词:基坑坍塌;事故分析;防范措施

  1 工程概况

  基某商住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框架结构,地下室基坑面积3560 m2。位于两主干道交叉口,沿道路长度180 m,宽度20 m,基坑周长400 m,呈不规则多边形。基坑开挖深度西北段为-4.3 m,东南段为-5.8 m,局部-6.3 m,基础采用静压预制管桩。环境条 本工程位于两主干道交会处,场地北面8.8 m为8#楼,场地以东为10#、11#楼,西面离道路边缘6 m,南面离道路8 m。原地貌单元属滨海相冲淤积平原。场地地形较为平坦,交通便利。场地内未见有滑坡、泥石流、空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及构造活动痕迹。

  1.1 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场地原地貌单元属滨海相冲淤积平原。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七:①杂填土,灰黄色、杂色,湿~饱和,松散状,以粘性土为主,局部为填砂、建筑垃圾,为近期人工对填,层厚1.2 ~ 3.4 m;②淤泥,灰黑色,饱和,流塑状,具臭味,含少量腐植质,层厚7.5 ~ 9.5 m;③粉质粘土,浅灰色、浅黄色,饱和,软塑~可塑状,无摇震反应,粘性一般,干强度,韧性一般,无光泽,局部含少量粉细砂。该层在场地中局部缺失,层厚2.7 ~ 5.5 m;④中砂,浅黄色、黄色,饱和,中密状,长石~石英质,次圆状,级配较好,局部中部及低部夹有厚0.4 ~ 0.6 m的粉土透镜体,层厚0.9 ~ 4.3 m;⑤卵石,千5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状,卵石含量约50~60%,卵石粒径3~10 cm,最大>15 cm,次圆状,多为火山岩,中风化状,级配较好,充填物多为粘性土及中砂,全场分布,层厚0.5 ~ 3.6 m;⑥残积砂质粘性土,褐黄色,饱和,可塑~硬塑状,为花岗岩风化产物,含有约20%的风化残余砂,全场分布,层厚20.4 ~ 29.2 m。

  1.2 支护设计概况

  本工程基坑AB、GH、AH边采用放坡,其余各边均采用沉管灌注围护桩,桩顶设一道压顶圈梁,圈梁配筋12Φ25,Φ6@200双支箍,围护桩配筋6Φ16,Φ6@200(如图1),桩长15 m,间距800 mm。EF段支护桩外侧是塔吊基础,基础为6000×6000×1200的钢筋砼结构下设4根Φ400沉管灌注桩,桩长同围护桩。

  2 围护桩坍塌及抢救加固过程

  本工程在完成围护桩及压顶施工完一个月,开始地下室土方开挖,由东南段(DE边)至西北段(AH边)方向开挖,分两层施工,一层开挖结束,基坑支护结构无明显变化。在二层开挖过程中,发现EF段区域的围护桩大部分在-4.20 m处有缩径现象,个别并排的三根桩有效截面不到设计的一半。待二层开挖结束,支护结构的圈梁的两个直角弯折处(E角、D角)出现裂缝。施工单位立即采取加固措施。采用两个Φ400的钢管分别在上述两处设置斜撑。

  随着时间推移,D角处裂缝无变化,而E角处裂缝还是继续扩展,随之F角也出现裂,EF段围护的腹部外凸围护桩断裂,围护桩主筋拉断,压顶梁在F处呈现扭屈破坏;F角处裂缝继续扩大,压顶梁内部箍筋出现拉断现角。基坑上方土体下陷,塔吊基座底捣空,并向围桩一侧倾斜,并顶住压顶梁。施工单位又另外采取措施,将塔吊基座破除,并对EF段边坡进行1:1.2放坡。但还是止不住围桩向基



某工程基坑坍塌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SCI学术指导


某工程基坑坍塌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